竹堂东偏之草亭,涧水绕榻风泠泠。碧梧莺语娇似醉,玉瓶荷花愁欲醒。
可怜光景易流转,无奈踪迹尚飘零。瑶琴一弹为君掩,日暮高山云杳冥。
雨后。唐代。周砥。 竹堂东偏之草亭,涧水绕榻风泠泠。碧梧莺语娇似醉,玉瓶荷花愁欲醒。可怜光景易流转,无奈踪迹尚飘零。瑶琴一弹为君掩,日暮高山云杳冥。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周砥。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次韵学士兄述怀 其二。宋代。沈与求。 葱麦推还井大春,拂衣归伴卧云人。胸中历历蟠三略,肘后时时校六淳。已作移文排俗士,更将要术混齐民。知闲聊复求闲地,岁晚功名恐逼身。
济宁道徬古冢。明代。于谦。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咏史十一首 其五。唐代。李华。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过巴峡。宋代。释希昼。 远望知无极,穷秋日向残。孤泉泻空白,众木倚云寒。静想猿啼苦,危闻客过难。寸心宁可寄,前去雪漫漫。
痛语一首柬南屏。明代。李东阳。 砭焫攻微痾,力与疾相閧。燔焚势不已,百节皆为动。右臂针独多,腕尰逾负重。左肢岂解事,匙粥不自送。我病亦偶然,星火忽已烘。古人戒谨疾,我岂敢为纵。苍黄苫块身,六气为一中。因循积年载,展转惊寐梦。瞑眩疾乃瘳,兹言夙攸诵。刮骨彼何雄,湔肠或非懵。我计决恐迟,医谋固当用。聊轻筋骼困,坐待脓血湩。痛痒方自知,胞哉几人共。平生骨肉交,思君令人痛。朅采慰藉情,款语得深奉。宁知君归后,独乐不及众。西郊昨夜雨,不解忧怀壅。怅望君不来,悲歌当予恸。
柬张伯川。元代。邓雅。 同郡能诗张伯川,妙思涌出如春泉。昔年曾作刀笔吏,此日复种桑麻田。松花酿酒醉明月,荷叶制衣眠紫烟。山中风景自可乐,祗恐束帛来戋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