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种千般在一心,宝陁岩上觅观音。直饶见得分明了,依旧云遮紫竹林。
送人礼宝陁。唐代。梵琦。 万种千般在一心,宝陁岩上觅观音。直饶见得分明了,依旧云遮紫竹林。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梵琦。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过王世叔舟中留饮同说仲君倩作时王世叔方出猎归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说剑楼船上,霜华照辘轳。将军长揖重,处士少微孤。日杳青油幕,风酣白玉壶。谁同霍骠骑,横槊赋三都。
野望。近现代。冯振。 原野何寥阔,春归泪眼中。众山遥带雨,一水远浮空。民已三年战,今成四海穷。干戈悲未息,临眺气如虹。
与平厓林豸史泛湖北抵华不注山夜从陆归二首 其二。明代。边贡。 黄昏过别业,却见旧山僧。客驾聊云息,乡愁转更增。水光浮夜月,林影散秋灯。隔苑闻寒犬,高轩醉懒乘。
和陶杂诗六首 其三。明代。桑悦。 云布始成雨,事立在能豫。厚风催大翼,始可图南翥。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伊吕康四海,此身已难如。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
口占。宋代。苏泂。 士生弊于文,其实乃无用。今年州县间,朋友多不贡。桔槔旱而工,已得轻抱甕。大舜举皋陶,乃曰选于众。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 其二。明代。李攀龙。 中原五马日騑騑,岭外翻传俗吏稀。逐客也须常作好,使君安见远游非。庶无疾病堪乘兴,况有登临可当归。漂泊秋风同一叶,几时还向洛城飞。
送李宝之。宋代。吕陶。 流落文场晚得名,十年犹未脱铨衡。轩昂本为太平起,愤叹却因多难成。方略满怀期树立,尘埃蒙袂且将迎。由来不遇须藏器,岂是佯愚学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