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觅水明双眼,既入西川又建溪。喜遇薇垣金紫客,九仙游处亦同携。
题地师柯月潭册子 其三。唐代。黄廷用。 寻山觅水明双眼,既入西川又建溪。喜遇薇垣金紫客,九仙游处亦同携。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同官倡和用山字韵。宋代。胡直孺。 章句飘飘续小山,古风萧瑟笔追还。海鹏共击三千里,铁马同归十二闲。功业会看钟鼎上,声华已在缙绅间。他年记忆怜衰老,为报西川引一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溪光亭。宋代。苏辙。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鸟渡夕阳中,鱼行白石上。
答洛阳主人。唐代。陈子昂。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响泉廊。清代。陈恭尹。 海潮争出入,不激亦长鸣。小榻坐终夜,空山闻瀑声。听从天籁远,谱作玉琴清。不是成连子,安知移我情。
观怀素自序帖真迹柬原博太史。明代。李东阳。 吾乡上人老藏真,挥毫作字精入神。金书石刻世已少,况乃缣素随风尘。大江东南天万里,流落数颗骊龙珍。百尺高门若深海,腰絙欲入茫无津。吴公好古得奇货,传借数手来乡邻。后堂开扃许坐我,展卷故觉情相亲。嗟予生晚见亦晚,三十六年空复春。苏黄二老尚莫睹,犹喜未乏前生因。向来摩本已酷似,昔见其影今其真。临池对影不自陋,涂抹欲效西施颦。愿携纸墨就几格,亟往不避僮奴嗔。馀光东壁幸不惜,且复照我西家贫。请君勿返连城璧,留待他时慕蔺人。
潞河驿别周叔宗。明代。徐熥。 经时俱作客,此地且盘桓。去路黄尘满,征衣白日寒。吴歌聊自和,燕月暂同看。因悔长安陌,蹉跎未尽欢。
依韵和乌程李著作四首 县署西园。宋代。梅尧臣。 春入西园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