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琅玕近石傍,半丛春雨半秋霜。云门山客岂无意,老干不如新笋长。
题张士衡画竹。唐代。释宗泐。 谁写琅玕近石傍,半丛春雨半秋霜。云门山客岂无意,老干不如新笋长。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云岩。宋代。章谦亨。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 即看花发又花飞,空向花前叹式微。自笑半生行脚过,何人未老乞身归?江头鼓角翻春浪,云外旌旗闪落晖。羡杀山中麋鹿伴,千金难买芰荷衣。
十一月奉教作。唐代。李峤。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
用赵之美留别韵 其一。金朝。李俊民。 把酒离筵且莫辞,坐中瓜葛暂相依。花从识后常含笑,鸟自还时想倦飞。往事微茫春梦断,故人牢落晓星稀。天涯白发禁愁得,好在西山不早归。
饮橘鹤楼追悼沈武功。明代。周筼。 魏水扁舟去复还,春风落日叩禅关。伤心橘鹤楼头醉,不见题诗沈朗山。
霜露。宋代。杨万里。 落照红犹剩,初星白未真。霜威能夺月,寒力故欺人。哀鴈知谁怨,吟蛩独我亲。老来忧患里,忍泪已沾巾。
杂体诗 魏文帝曹丕游宴。南北朝。江淹。 置酒坐飞阁。逍遥临华池。神飚自远至。左右芙蓉披。绿竹夹清水。秋兰被组崖。月出照园中。冠佩相追随。客从南楚来。为我吹参差。渊鱼犹伏浦。听者未云罢。高文一何绮。小儒安足为。肃肃广殿阴。雀声愁北林。众宾还城邑。何用慰我心。
日本杂事诗 其二十四。清代。黄遵宪。 濯足扶桑海上行,眼中不见大河横。只应拄杖寻云去,手挈卢敖上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