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松杉无路,云中鸡犬谁家。仙客不归春老,洞门千树桃花。
山中小景二首 其一。唐代。释宗泐。 谷口松杉无路,云中鸡犬谁家。仙客不归春老,洞门千树桃花。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
释宗泐。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哭中齐兄三首。宋代。汪炎昶。 我方缠世故,而已返于真。亦岂异流俗,自难逢若人。病多独嗜学,客至不知贫。毫发独无媿,情钟骨肉亲。
目则山。清代。高晫。 削出目则山,矗起阿僰部。舍马从步入,路仄足迹聚。泥湿苔如镜,石锐势若拒。攀援断藤行,数起而数仆。山脚霞未明,山腰日已午。曲径从今日,草木自万古。丛丛回寒风,霏霏染翠羽。仿佛露崇冈,蛮营列山坞。废灶留残烟,道傍拾遗弩。泠然泉声落,似犹杂金鼓。盘顶云雾开,秀峰若可数。恍惚见吴山,慰此行路苦。未敢舒鸾啸,恐惊豺虎怒。
示从游诸子三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 今人笑古古笑今,笑将在口或在心。携杖穿云云不惹,褰衣涉水水何深。他人有梦难代说,夜半索枕自幽寻。莫拟船山如布谷,斜阳高树认归禽。
春晚出郭送溧阳公归葬江南述感 其三。元代。胡天游。 一梦从公十载深,塞云关雪换朝阴。嘘枯地觉无余恨,留落天疑直至今。经共任安终托意,早成疏傅欲归心。两嗟萧瑟东风外,尽与伤春变楚吟。
饮七星岩。明代。梁元柱。 秋杪寻幽兴,星岩坐夕曛。山空能避俗,荷尽尚馀芬。树色开晴黛,湖光织远纹。不堪频极目,天际有浮云。
同洪平叔游武夷。明代。高攀龙。 连宵阴雨长春菭,方驾山中云即开。峰胜正愁舟急过,滩高绝便首重回。排云岩竹山山出,映水春华曲曲来。薄暮天游最高顶,可无呼月醉深杯。
仪坤庙乐章。唐代。员半千。 孝享云毕,维彻有章。云感玄羽,风凄素商。瞻望神座,祗恋匪遑。礼终乐阕,肃雍锵锵。
过旧宅(一作题王侯废宅)。唐代。朱庆馀。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