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灵迹千年在,凭吊秋来思转劳。穗石烟霞埋井里,越王台殿没蓬蒿。
山中瑶草年年长,海上珠光夜夜高。虹涧鹤台俱杳漠,不禁蓬鬓两萧骚。
秋怀八首 其二。唐代。李孙宸。 岭南灵迹千年在,凭吊秋来思转劳。穗石烟霞埋井里,越王台殿没蓬蒿。山中瑶草年年长,海上珠光夜夜高。虹涧鹤台俱杳漠,不禁蓬鬓两萧骚。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二十九。宋代。曹勋。 朝来天无风,秋旸剧炎锐。当年屏翳动,松竹发清吹。风岂怜我老,飘萧翔异气。泠然濯烦襟,苏息殆天意。
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元代。萨都剌。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敢将一片利名心,重宿高人钓游处。客星去后无人住,苍山白水还朝暮。沙鸥也解避红尘,见人飞上沧洲去。
仙人白鹿图同高比部伯宗作。明代。黎民表。 长安日暮尘沙愁,张镫置酒客为留。青山忽然在旅舍,满堂木叶风飕飗。山下长松复崛强,径路逼侧岩石幽。黄冠似是仙人流,控驭白鹿如龙虬。神情森爽散冰雪,紫芝照耀青云裘。琅函玉斧插翠笼,羽扇冰弦挂杖头。将凌三山穷五岳,暂游少别俱千秋。白茆反琐守丹汞,洞门欲去还夷犹。吁嗟此图仅盈尺,能令坐客开胸臆。散发思攀岭上云,枕流愿得溪中石。名羁利绁为何人,羡尔霞踪少拘迫。我家行来岁月久,白鹤玄猿怨萧索。诃林实落虞翻苑,金汋烟销葛洪宅。低头
闻有汴京之行留别寿幕吴仲素。明代。戴奎。 长淮南北知几州,寿阳还在淮西头。昔年此郡屡反覆,秪怜淮水惟东流。版图一朝归上国,亟为遗民救颠踣。抡材谁复叹贤劳,入幕况闻优赞画。延陵季子千载名,今君秀拔真后生。平生操履果何似,朱丝弦直冰壶清。江南迁客多如雨,老幼扶携适玆土。间关来就衽席安,慰劳已忘行役苦。就中窜逐谁最贫,石屏孙子林泉人。袖有文章贱如土,眼看甑釜空生尘。秋风一夜振林薄,毛骨萧森叹非昨。千里虽殊骥尾蝇,此身却愧鸡群鹤。扁舟汴水行复溯,肝胆峥嵘向君露。人生离合不可期,青眼何时重相顾。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雪里。宋代。陈著。 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寄语东风为吹拂,本来面目自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