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明河篇。唐代。宋之问。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陆孝子刲股辞。明代。顾清。 儿有身兮母之遗。母疾之殆兮儿生何为。身死母可代兮儿甘如饴。残吾身兮寸肌。免吾亲兮阽危。孝哉陆生兮人子之仪。吁嗟生兮当此时。目见母兮身不为儿。儿肌断兮母不知。母命以续兮肌复滋。嗟生之孝兮于古稀。彼鄠之对兮理固宜。情迫于中兮拟议安施。仁有杀身而成兮身今在兹。毁以易亲死兮又何惜,夫此而嗟生之孝兮今谁继之。持以奉吾君兮千秋万岁其无亏。
七夕前七日作 其二。唐代。全祖望。 大块感噫气,于以成商声。是噫从何来,牛郎诉不平。乃知一物阏,足以优清宁。
雍睦楼。宋代。邓林。 问予何事到华堂,欲识元方与季方。庭院绿阴闲昼景,门阑和气蔼春阳。埙篪席上参差合,兰玉阶前取次芳。传语阋墙事利者,家肥原不在仓箱。
依韵和张姑夫主簿。宋代。晁说之。 即今时节总堪悲,寒食仍多雨意垂。几处垅头飘断纸,谁家碑额仆盘螭。江湖鱼糁聊为客,儿女米团难疗饥。即见胡尘都扫尽,张公诗思更温其。
赵秘校见访。宋代。梅尧臣。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颂古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宋代。释印肃。 一个闲身用不尽,肯承当者奉相呈。黄金万两非堪比,东西南北至分明。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宋代。赵抃。 千里峥嵘到忽平,兀然如觉梦魂醒。石通幽室心生白,径拥寒云步入青。一水下窥疑绝线,两山前列似开屏。重城归去仍堪喜,岁稔人家户不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