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唐叔良溪居。唐代。张羽。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每到好友唐叔良高雅的书斋,我就思绪无穷。书斋是如此的玲珑别致,旷野一览无余。
东边村落下了一场阵雨,仍然能看到西边村落那边的落日。
白日里背着药囊行医济世、手持诗书漫步,夜晚静坐于灯烛中看那灯火闪烁。
问这浮沉人世江湖,像唐兄你这样的无事之人又有几多?
高斋ɡāo zhāi高雅的书斋。常用作对他人屋舍的敬称;
思无穷;思绪无穷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玲珑;指物体精巧细致:结构玲珑|小巧玲珑。
野望;眺望旷野。
片雨piàn yǔ阵雨;局部地区降落的雨。
隔村,村落挨着村落。
犹,仍然。
疏林,稀疏的林木。疏林惠风;稀松的树林,柔和的风。
药囊;装药的囊袋。
香灺xiāng xiè指香烛灯芯的余烬。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喜贼退。宋代。李处权。 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玉帛子女既充{左牛右刃},捆载而归乃真退。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有设施。
独觉。宋代。苏轼。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林下一人卷三首 其三。明代。边贡。 卧龙山下结茅新,乞得匡时未老身。此日此庵真独幸,天涯多少未归人。
寄黄端冕时从张丞相幕中。宋代。陈长方。 三年不相面,思君夕十起。君趋大江东,此情随逝水。仲尼方过宋,亦主司城子。欲行平生言,讵知不由此。男儿一语契,发轫见千里。崎岖马迹间,输诚劳舌齿。浩歌归去来,长剑无须倚。
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绝句 其四。宋代。沈与求。 跨腊才更岁,经宵并是春。黄堂清讼缿,欲助发生仁。
中秋夕与路荆湖边赏月。近现代。余菊庵。 沿湖踏暮色,问月忆东坡。寥廓望无极,清光蓦地多。风微波闪耀,影布树扶疏。对景忽生慨,秋来又半过。
与广雅尚书夜谈谓梅花及雪诗最难作古人已无义不搜矣遂及时事感而作诗二首 其二 雪。清代。李希圣。 诗老愁吟烬欲残,中书拥鼻咏清寒。那知岁暮漫天雪,祗作斜风细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