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不出户,出户即相违。
疾病欣在告,田园应暂归。
天寒孤舟发,岁莫行人稀。
棹师遵旧路,田翁识故衣。
望闾桑梓在,入里人民非。
伤哉展丘墓,遽尔辞荆扉。
居乡如遇客,回首情依依。
晴春入旧腊,积雪含清晖。
佳期迟子还,勿爱故山薇。
送方员外力疾归吴兴。唐代。张羽。 终年不出户,出户即相违。疾病欣在告,田园应暂归。天寒孤舟发,岁莫行人稀。棹师遵旧路,田翁识故衣。望闾桑梓在,入里人民非。伤哉展丘墓,遽尔辞荆扉。居乡如遇客,回首情依依。晴春入旧腊,积雪含清晖。佳期迟子还,勿爱故山薇。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度秦岭。宋代。张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尽抵冯翊。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有姪佐晋阴,所幸在肘腋。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舍去两京道,右手入大谷。入谷路崎岖,少前屡颠踬。秦岭生所闻,今日乃相识。一舍蹑其跌,两舍跨其脊。东井闻水声,南箕观簸析。西历华山小,北瞰黄河赤。大荔信毫末,中条真拳石。终夜听猿啼,白昼履虎迹。俯仰天地间,浩然为一色。是时甫中元,寒冻地欲坼。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辗转竟号呼,良久各苏息。其南差濔迤,稍降已温液。及至洛水滨,挥汗复畴昔。乃知高卑殊,能使气令易。商於固善地,又且近乡国。感涕荷君恩,死生宁有极。凡人历艰险,乃心方惊策。常使处燕安,政如怀鸩毒。所以古先人,平居犹运甓。
酬吴之问见赠(一作酬吴处士。一作寄朱庆馀)。唐代。周贺。 已当鸣雁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疏。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杨柳渡。明代。方孝孺。 残月堕瑶天,凉风在高树。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
简汤及翁。宋代。戴表元。 六十三翁尚美髯,今年添尽白毵毵。心如晚路思家马,身似春筐欲茧蚕。无事官曹容岸帻,有时书帙当清谈。风情最苦汤公子,家世衣冠旧汝南。
送杨校书还济源。唐代。皎然。 妖烽昨日静,故里近嵩丘。楚月摇归梦,江枫见早秋。乡心无远道,北信减离忧。禅子还无事,辞君买沃州。
讽仕 其一。宋代。沈辽。 仁治贵不杀,为吏滋顽蔽。孰谓才不才,跂跂在高位。诏策暴过恶,行建元侯旆。冗散坐奸赃,还来咨善地。世无三年黜,焉得终身废。遂使贪猾人,昂昂罔知畏。政治明赏罚,于法不假易。吁嗟韩冯翊,胡为子孙戒。
秋日病中。唐代。张祜。 析析檐前竹,秋声拂簟凉。病加阴已久,愁觉夜初长。坐拾车前子,行看肘后方。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