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既迁山郡,子亦返郊园。两地花俱发,离愁春共繁。
已罢临池赏,仍睽倾座言。从来作者意,寂寞向谁论。
续怀友诗五首 其四 高征君。唐代。张羽。 予既迁山郡,子亦返郊园。两地花俱发,离愁春共繁。已罢临池赏,仍睽倾座言。从来作者意,寂寞向谁论。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题所翁画龙。元代。张渥。 我闻真龙神变化,呼吸风云齐上下。胡为却向九渊潜,颔下骊珠光不夜。一朝帝敕鞭雷霆,秘怪恍惚无逃形。蜿蜒千丈露头角,颠倒山岳翻沧溟。乾坤澒洞日为黑,元气淋漓收不得。愿将点滴试天瓢,草木晴光苏下国。龙兮龙兮汝为龙,攀之不见追无踪。何当飞空附其尾,手接鸿蒙究元始。
冯道二首 其二。明代。沈周。 相公惟旧帝惟新,历享台垣富贵春。竟莫识为何老子,终当书作某朝臣。厓房恋恋输蜂义,梁垒依依愧燕仁。功业不知何所有,一编青竹漫遗尘。
彭门书事寄少游 其一。宋代。释道潜。 我思君处君思我,此语由来自谪仙。欲借野人传纸尾,待凭新雁寄辽天。
匡山寓居栖公。唐代。齐己。 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好山逢过夏,无事住经秋。树影残阳寺,茶香古石楼。何时定休讲,归漱虎溪流。
和黄门舅十五夜作。唐代。苏颋。 闻君陌上来,歌管沸相催。孤月连明照,千灯合暗开。宝装游骑出,香绕看车回。独有归闲意,春庭伴落梅。
游华顶峰。宋代。释法具。 行尽一径龙蛇蟠,病身忽上青云端。天公岂念客来远,偶吹一阵松风寒。摩挲老眼坐叹息,信有物表非人寰。去天尺五步可到,云梦八九吞何难。微阳远映众山绿,景气摇动如波澜。青萝吐花叶袅袅,浅水落石声潺潺。盘空巨石碧如削,暗澹老树苍烟漫。檐牙卓地殿影出,蜗涎上阶夜雨残。昔人遗迹不复见,但见满目围苍峦。悬知此地可送老,黄叶满庭风闭关。玉京五城信不远,神仙绶短谁能攀。妄庸柳泌真可笑,安用采药乘朱轓。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五代。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向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