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流水碧生凉,潭树垂阴百尺长。
一片晚霞生谷口,羽衣如在赤城梁。
石湖小天台同陆生施生兄弟。唐代。王叔承。 石桥流水碧生凉,潭树垂阴百尺长。一片晚霞生谷口,羽衣如在赤城梁。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远意联句。唐代。皎然。 家在炎州往朔方,——疾(失姓) 岂知于阗望潇湘。——澄(失姓) 曾经陇底复辽阳,——巨川(失姓)更忆东去采扶桑。——皎然楂客三千路未央,——严伯均 烛龙之地日无光。——疾(失姓)将游莽苍穷大荒,——皎然车辙马足逐周王。——严伯均
偕右星弟回楚晓发禹州却呈舅姑。清代。王采蘋。 朔风吹空林,月黑天茫茫。羁怀迫残岁,望远魂飞扬。吾弟蓟北来,促我戒归装。艰难成一官,萧瑟馀妖孛摇寒芒。州城常戒严,军政迫不遑。安能顾儿女,言归慰高堂。烽燧幸暂休,豫楚同丰穰。念我白发亲,倚闾久相望。命我赋归宁,慈恩浃肝肠。去住难为心,万绪俄低昂。女子古有行,善全竟无方。中宵不成寐,揽衣盼晨光。举室送我行,相看意徬徨。忆昔初来时,夭桃花正芳。今日得归去,寡鹄悲何长。三十鬓已丝,顾影怜清孀。沧桑多积感,人事纷难量。哀哉生别离,两地同参商。何当联骨肉,聚首共一堂。再拜恋庭帏,涕下沾衣裳。君姑执我手,丁宁话难忘。水陆千里馀,关津限河梁。征途值隆冬,木落飞严霜。古驿生骤寒,周道多虎狼。朝晚宜自慎,小别原寻常。闻之益悲怆,欲答不能详。挥手强出门,惝恍若有亡。倏忽已三舍,轮蹄去何忙。草枯蔽原野,落日征尘黄。钓台渺何处,凝睇空神伤。
早朝大明宫,两省僚友。唐代。贾至。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桐庐方正父家藏唐翰林画白芍药予来领郡事因。宋代。范仲淹。 治乱兴衰甚可嗟,徒怜水调诉荣华。开元盛事今何在,尚有霓裳寄此花。
铜雀伎 其一。明代。王世贞。 往事秦云逝,深恩漳水流。月归金雁冷,风至玉衣秋。粉黛年年薄,弦歌夜夜愁。谁同汉武帝,还向茂陵游。
苏木滩。宋代。杨万里。 滩雪清溅眸,滩雷怒醒耳。落洪翠壁立,跳波碧山起。船进若战胜,船退亦游戏。若非篙师苦,进退皆可喜。忽逢下滩舟,掀舞快云駃。何曾费一棹,才瞬已数里。会有上滩时,得意君勿恃。
宗镐过予因留待雨用韵。明代。莫止。 竹里清风忽报君,雨将来处共看云。吾亭且为须臾坐,案有坡公志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