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秋日送黄仙裳南归。唐代。徐秉义。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徐秉义(1633一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清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徐氏斋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探花徐乾学之弟,状元徐元文之兄,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 ...
徐秉义。 徐秉义(1633一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清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徐氏斋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探花徐乾学之弟,状元徐元文之兄,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
题玉芝赵尊师院。唐代。李洞。 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
答嘉上人 其二。明代。庄昶。 老子平生何所有,半轩蜗壳一乾坤。病躯岂敢求他顾,老马聊知得自存。屋后居山那计破,溪当濯足不言浑。高僧果许频来往,落尽岩花自扫门。
岁寒松柏图。明代。卢龙云。 朔气能寒海上山,却留苍翠倚云间。时看舞鹤笙前下,长听栖乌月里还。天泽九重承自远,霜标千仞渺难攀。休疑绿鬓年年好,柏实松苓总驻颜。
次鲁吉父韵。宋代。王洋。 憔悴非同十载前,旅酬那复似初筵。蜜房羽客非无课,木局枯棋亦任缘。得酒且思陪笑语,著诗终欲共林泉。北坛居古新登拜,租得茶山又一年。
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 其五。明代。区大相。 瓜地怜兹卜,菟裘无别营。刈麻防久雨,祈谷望新晴。田父休询姓,山禽不辨名。庞公遗后计,独有鹿门耕。
戏和贫女叹。明代。黄衷。 少小曾登乞巧楼,缣衣断碎怕逢秋。翠蛾谩约山相似,素腕谁知玉可犹。北里归期春信近,东家绩火夜光收。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
匏翁东庄杂咏九首 其三 南港。明代。邵宝。 南渡通西湖,晚多渔艇宿。人家深树中,青烟起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