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如水渍轻罗,袅袅离魂玉一梭。珍重东风无限意,碧阑干外夜寒多。
白芍药。唐代。吴希鄂。 露华如水渍轻罗,袅袅离魂玉一梭。珍重东风无限意,碧阑干外夜寒多。
字苇青,光绪三年生居城内南街,系著名画家吴冠英孙,李兆洛弟子。性聪颖博闻强识,绘画得其祖真传。不幸体弱早逝,年仅廿八岁。著有《崆峒庐诗草》,邑志有传。 ...
吴希鄂。 字苇青,光绪三年生居城内南街,系著名画家吴冠英孙,李兆洛弟子。性聪颖博闻强识,绘画得其祖真传。不幸体弱早逝,年仅廿八岁。著有《崆峒庐诗草》,邑志有传。
久阴芍药不开望垄有感。明代。温纯。 红药含芳惨不开,况逢阴雨助人哀。欲投綵笔诗全废,漫倚雕栏首重回。荒冢望为云里舍,斑衣翻作梦中莱。一尊彷佛承欢日,又听啼乌泪满腮。
赠别周将军兼寄黄叔化同年。明代。谢与思。 骄嘶紫燕历羊肠,九陌看君几度霜。归束短衣飞将幕,出提雄剑少年场。乡心易醉呼持蟹,国士难酬想式螳。东道若逢黄叔度,丈夫今已笑昂藏。
恻恻吟 其八。明代。彭日贞。 月夜愁闻玉笛吹,绿珠先去小乔随。赵王伦死无横逼,拼断红颜更为谁。
经鄱阳湖。宋代。赵抃。 舍陆事川程,霜天晓色明。长波万顷阔,大舸一帆轻。静唱村渔乐,斜飞渚雁惊。云披见楼阁,隐隐豫章城。
次韵答熊朝英。宋代。王炎。 秋风相挽出门庭,东望云边白玉京。婚嫁自嗟何日了,利名谁信本来轻。挥毫为我光行色,倾盖知公不世情。文字清新有如此,底缘淡墨未题名。
题陆山人楼。唐代。储光羲。 暮声杂初雁,夜色涵早秋。独见海中月,照君池上楼。山云拂高栋,天汉入云流。不惜朝光满,其如千里游。
燕。宋代。刘埙。 万里来从海外村,定巢时听语频频。帘风半卷重门晓,社雨初晴二月春。尾上系诗成往事,掌中学舞是前身。华堂茅屋依然坐,几处相逢旧主人。
京师八景 其一 居庸叠翠。明代。杨荣。 群山耸列势峥嵘,日照峰峦积翠明。高出烟霞通绝塞,低回城阙拥神京。休论函谷双崖险,绝胜匡庐九叠横。扈从常时经此处,坐看天际白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