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陈伯明知郡远寄诗篇因次韵二首。宋代。吴芾。 信笔题诗不记篇,聊凭赋咏写林泉。閒来倚杖云千嶂,睡起凭栏月一川。野性已安三径里,吟魂犹绕两湖边。何时更许陪清话,复把深杯手自传。
感秋。唐代。姚伦。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题张外史登善精舍。明代。袁华。 阴森水石林堂幽,六月彷佛如三秋。高遁何惭孔车骑,旧游还忆董糟丘。鹤台夜礼紫虚象,凫舄朝回黄篾楼。愿乞引年餐玉法,颉颃飞佩阆风头。
题吴县叶渔庄司马承桂五湖渔庄图 其一。清代。王锡九。 万顷湖光照读书,四围碧柳更萧疏。平生领略烟波趣,渔弟渔兄共结庐。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一。元代。方回。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不归视吾儿,于此捧饥腹。穷山况味等,差胜客影独。
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唐代。齐己。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登楼试南望,为子动归思。
秋雨蚤作有叹。宋代。杨万里。 细雨澹无质,安得更有声。如何却作泥,亦能妨晨征。宿昔忽过暄,心知非坚晴。何须暄晴极,然後寒雨生。寒暄使人觉,妙物亦何曾。翦翦自神妙,无乃与物矜。造物本非作,观者或强名。老夫近稍聋,此事无暇听。平生感秋至,此意今已平。独念老病身,颇不耐夙兴。何时归故园,宴眠闭柴荆。鸣鸡亦不留,好梦无吾惊。他年忆此诗,惘如宿酒醒。思归已可喜,而况真归耕。
菩萨蛮(丁卯寿李嗣宗)。宋代。郭应祥。 去年持酒为君寿。劝君快上悬车奏。通籍已金闺。腰银袍亦绯。壶中闲日月。自有长生诀。父子弟兄贤,一门行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