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不起整十日,溪上春风来更迟。庭松自觉相忘我,野花不知开向谁。
会须醅酒致元亮,祇用抱琴怀子期。所喜樊山古心在,相逢时许草堂资。
春日草堂奎章照磨林彦广惠酒二首 其二。唐代。王鉴。 柴门不起整十日,溪上春风来更迟。庭松自觉相忘我,野花不知开向谁。会须醅酒致元亮,祇用抱琴怀子期。所喜樊山古心在,相逢时许草堂资。
东晋临淮堂邑人,字茂高。王浚子。少以文笔著称。初为琅邪王司马睿侍郎。杜韬起事,上疏主张出兵镇压。入东晋,拜驸马都尉,出补永兴令。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未就而卒,时年四十一。 ...
王鉴。 东晋临淮堂邑人,字茂高。王浚子。少以文笔著称。初为琅邪王司马睿侍郎。杜韬起事,上疏主张出兵镇压。入东晋,拜驸马都尉,出补永兴令。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未就而卒,时年四十一。
旅次书怀。明代。吴兆。 几年不种渐谿田,觉我疏慵更胜前。嵇阮岂须经世策,巢由何用买山钱。莫愁湖上春携酒,长乐桥边月泛船。惟有古怀消不得,台城衰柳白门烟。
过观来石断愚上人留斋微雨旋霁遂行 其二。明代。孙传庭。 归路临兰若,仍馀揽胜情。云烟携客至,麋鹿夹僧迎。经罢龙收雨,斋馀马趁晴。重来非漫约,诸衲记深盟。
天台书事十三首。宋代。曹勋。 人情人事拨来无,惟有亲知意不疏。数幅沓来还一幅,寒温而已作回书。
妾薄命。明代。释函可。 十三嫁先夫,十四先夫死。十五嫁后夫,十六后夫死。两度踏君门,依然一童稚。凤钗两股齐,罗衫色仍紫。哭新兼哭旧,那复再生理。吁嗟十七十八嫁何迟,惟恨当年错欢喜。
秋云。宋代。徐积。 淡似秋河水,浓于春坞烟。陇头寒塞雁,峡外晚江天。忽断月华坠,乍明虹影连。西风休强管,飞势自翩翩。
中元回家拜祭感怀。元代。卢琦。 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乱后人家生事薄,游兵逻卒犹喧阗。山乡路阻无纸钱,江村月落烹细鲜。新魂旧魂百战死,孤儿寡女双泪涟。陈生归来泉石下,独居一屋如磬悬。洁膳孝养复何有,幽轩洒扫花竹妍。青藜之羹荐香饭,翠壶之茗烹清泉。二亲避地海中渚,顾影百拜心悽然。荷衣破碎暮雨急,枕书不寐思去年。烽火连天暗锋镝,遗骸满野飞乌鸢。兰盆酒果谁复设,若敖之鬼啼秋烟。连兵搆祸今未已,疲民重敛何敢言。喜闻王师下闽海,庙堂元宰方筹边。桓桓诸将奋忠烈,义气思欲吞腥膻。下方野人日矫首,旄头早落闽中天。人有居,鬼有享,卖刀买犊耕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