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蕚九华隈。
开跗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
参差多异色。
宿昔寒飚举。
摧残不可识。
霜雪交横至。
对之长叹息。
芳树。唐代。沈约。 发蕚九华隈。开跗寒露侧。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宿昔寒飚举。摧残不可识。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次韵原仲幽居。宋代。刘子翚。 贵贱营营各有求,柴门昼掩静幽幽。读书无效空千卷,学稼虽勤少一丘。感慨旧余王粲赋,栖迟今仙长卿游。幔亭莫失春风约,我亦身如不系舟。
晓仙谣效温飞卿体。清代。高其倬。 明星出地月堕城,白河斜挂西南楹。丁冬细漏咽残响,兰釭短焰青荧荧。隆准翁孙赤龙子,夜看真图倦朝起。身轻梦入蓬莱宫,弱海三千一杯水。七曜回光照玉堂,倒持北斗倾天浆。绿华舞落玉条脱,醒闻坠地声锵锵。半尺琼签报天曙,宫女起收仙掌露。通侯更拜白茅人,岁星却入中郎署。
假。宋代。朱晞颜。 素艳重重叠雪轻,先春不怕雪霜凝。人言五岭地皆热,谁折一枝寒欲冰。似笑疏花太孤瘦,故教密叶拥千层。湘南别有新春样,拚醉花前唤不应。
天柱峰僧饷黄独。清代。潘耒。 黄独分来瓦铫边,香丁紫芋大于拳。笑他懒瓒浑闲事,误却长源三十年。
帝城 其一。宋代。张矩。 帝城那得见秋容,秋在三吴泽国中。芦未著霜花已白,蓼宜近水影偏红。一行落雁低南浦,万点栖鸦起北风。安得画师模此景,钓鱼矶上著诗翁。
再游吕园奉次帻峰道长四首 其一。明代。符锡。 西园负宿约,再此奉君行。云破江天色,风含水树声。竹亭烹露茗,舜寺汲深清。日暮酣歌舞,相看别有情。
晚雨菊。宋代。程俱。 异质宁当杂众芳,故留寒颍度微霜。三锾何必分灵树,九畹那能擅国香。不惜繁英供夕饵,肯持佳色媚朝阳。径须移奉华堂燕,路草多应愧久妨。
倾杯乐 正月十三夜预卜元宵月。清代。陈维崧。 丝雨如酥,小窗似梦,睡猧难稳。试灯夜、凤胫慵点,香闺潜向,姮娥预恳。元宵可有冰轮分。奈琼瑶,舞萦幌,拂帘逾紧。安黄剔翠,都到眉峰砌恨。邻院女、盈盈来问。说青鸟广寒原有信。要春城、一色铺银,夜市万家堆粉。正雪后、玲珑灯映。又陌上、软松鸳润。当此际,才涌上、团圞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