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名古灵洞,异迹相流传。穗女占岁稔,石犁蹊人田。
石牛食禾黍,饱向高冈眠。淤泥五仓化,石楼塘中莲。
形影昼不见,斗月扬婵娟。语似燕罔两,物迹犹依然。
无乃好事者,谬悠开其端。久矣然疑蓄,对景费吾言。
灵洞遗迹。唐代。张潮。 曷名古灵洞,异迹相流传。穗女占岁稔,石犁蹊人田。石牛食禾黍,饱向高冈眠。淤泥五仓化,石楼塘中莲。形影昼不见,斗月扬婵娟。语似燕罔两,物迹犹依然。无乃好事者,谬悠开其端。久矣然疑蓄,对景费吾言。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张潮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张潮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前,常建后。
送张丞归平江。宋代。吴儆。 来何迟暮去何忙,不道离人欲断肠。清节如君谁可继,遗风他日愈难忘。鲈肥酒熟归时好,水绿山青去兴长。便恐鵷行须簉羽,蓝桥风月两相忘。
满庭芳 其一 用坡公韵。清代。王士禄。 白月为心,朱绳比质,生平自负峨峨。司空百鍊,绕指已无多。到眼浓阴欲满,心忧矣、谣罢还歌。细屈指,古来谁似,磨蝎说东坡。茫茫无可语,朅来千缕,暗纬愁梭。更溶溶漾漾,难剪如波。可耐春光万里,尚寥落、卧盼庭柯。问何日,盟烟狎水,鸥鹭媚渔蓑。
上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许康诗。宋代。宋祁。 左拂其殽,炰憋燔羔,给鲜于庖。右烹其敕,筍菭蒲葅,柔嘉惟馥。旨酒且多,其饮温克。攝尔攸仪,侑公宴嬉。
山居五戒一戒讲学。明代。唐伯元。 我曰予贤,人曰予圣。果圣且贤,相悦而静。况汝之德,未满乡里。况汝之道,未行妻子。呶呶哓哓,盖不知耻。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唐代。方干。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和乐天赠樊著作。唐代。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和门下侍郎东省夜直寄左丞光禄。宋代。范祖禹。 黄閤吁谟作帝龙,文昌纲辖振邦风。群才藻鉴归能哲,万事钧衡仰至公。连璧辉光时共美,断金情契昔相同。折冲千里精神壮,正似山河绕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