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白石先生小有洞,
黄芽姹女大还丹。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唐代。白居易。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检名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令狐岫宰恩阳。唐代。韦应物。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分题得姑苏台送吴元振赴江浙省左丞。元代。贡师泰。 姑苏城外江水绿,姑苏台是吴王筑。吴王燕罢越王来,馆娃夜冷宫门开。落花飞去春无迹,江边却起姑苏驿。马头旌节何皇皇,候吏传呼谒道傍。孤山梅白堤柳黄,相君入坐中书堂。
送潜老赴东禅 其二。宋代。王十朋。 难弟难兄汉二龚,袈裟缝掖各清风。渊明已遂归田愿,莲社行将访远公。
罗浮子日亭观日歌。清代。冯询。 东海浮山并浮日,日光射空海底出。浮山日涌罗山来,两峰摇摇势欲失。铁桥互天天汉低,天风浩荡云凄迷。淋漓元气渺不测,忽惊天外鸣天鸡。乾坤草庐半空起,四百峰头一亭峙。中有苍茫独立人,元精耿耿双眸视。本来南国占离明,文章天上摇火精。收拾蛮烟炙炎海,海市忽散鲛人惊。珊瑚万树若列炬,照见山河了如许。蓬莱并入金镜中,一角分明失左股。黄尘更变水浅清,劫灰飞尽玻璃明。何时晞发最高处,顾盼目极东南溟。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满江红·代北燕南。清代。纳兰性德。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 其二 沥湖渔棹。明代。黎民表。 欸乃渔歌远近闻,青油晴卷沥湖云。莲舟荡漾归来晚,笼烛城边候使君。
和三槐老师玉关人老诗四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 长城窟,桑乾水。跨马斩楼兰,长风几万里。头须白尽寸心丹,夜夜剑光摇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