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
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
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
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
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自在。唐代。白居易。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寄兴化徐尉二首。宋代。陈造。 自折河桥柳,何人慰寂寥。一书宁用靳,两舍未为遥。瓜戍装应趣,荆扉兴自饶。回头五云处,犹肯访渔樵。
送道粹。宋代。吕陶。 泛交如面颇纷纷,珍重贤豪有所存。高论向人须药石,壮心于俗不寒温。已怀忠孝归儒术,誓取功勋袭将门。蜀道阻长秦塞阔,夕阳芳草最销魂。
战城南。南北朝。张正见。 蓟北驰胡骑,城南接短兵。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旗交无复影,角愤有馀声。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登襄阳岘山。唐代。张九龄。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日本杂事诗 其一五五。清代。黄遵宪。 铿锵鼓舞只依稀,守乐伶官记半非。弹到金獐涩河鸟,古音唯剩妃呼豨。
数椽茅屋绝过从,窗户深明一径通。雨过竹丛增晚翠,风翻荷沼乱殷红。
揩磨五字无瑕颣,鼓吹群经有折衷。敩学从来自强半,应怜时辈尚谈空。
得之寓静斋敩学之暇不废吟咏甚自得也因其归省作诗送行。宋代。李光。 数椽茅屋绝过从,窗户深明一径通。雨过竹丛增晚翠,风翻荷沼乱殷红。揩磨五字无瑕颣,鼓吹群经有折衷。敩学从来自强半,应怜时辈尚谈空。
乘小舟登岸宿嵵里陈氏祠堂。清代。周凯。 泊舟既初定,汛炮声连连。老幼集如蚁,知是赈恤船。黄九手招邀,小艇呼来前。劝我且登岸,实地心无悬。从者皆不可,云我乃大员。浪涌百丈高,舟小一叶扁。岂可冒险阻,而令大事捐。其言亦中听,余心不谓然。姑令黄九试,来去飞翩迁。抱印送同登,海水衣裳湔。渔人脱蓑笠,覆我亦可怜。父老遮相迓,环拜焚香烟。云有小祠宇,可以暂周旋。到岸转晕眩,欲语无由宣。坐定问疾苦,父老双泪流。谓遭去年旱,颗粒不得收。谓遭去年风,禾麻皆无秋。谓遭去年雨,咸水飞飕䬟。谓遭去年寒,肢体成伛偻。觅食无去所,讨海难自由。非惟人死伤,灾及鸡犬牛。虽有贤父母,钱谷时相赒。吾民饥者众,有惠奚能周。残冬强支拄,新岁谁绸缪。海舶不得来,海风不肯休。闻公劳远涉,老民欢且忧。望公如望岁,厥疾今其瘳。闻言心孔悲,我亦涕盈眸。告民且勿忧,圣恩实周瞻。大吏闻报书,夙夜咨昏垫。偏灾已入告,命余来勘验。府库出帑金,实惠定遍沾。既已济尔食,且当贷尔欠。况有台阳米,两地相并兼。薯乾与金钱,可以资属餍。缘余阻风涛,劳民远挂念。尔民其少安,暂归尔澳堑。明当发仓储,小大无忒僭。父老各欣欣,口中犹念念。东家献茶汤,西家荐帷幨。帷幨破且洁,茶汤苦且酽。令余心忘危,受之愧生忝。行李络绎来,僮仆相踵至。斗室不能容,何必求全备。扫地供爨炊,庋床商位置。一夕亦纷纷,僮仆太多事。连宵履虚无,今得踏实地。散步海之涯,墙东见萧寺。庙貌何颓唐,败壁张告示。累累数百言,一字一珠泪。劝民相赒恤,劝民相借遗。读之未终篇,贤哉叹循吏。所以滨海民,饥死无诽议。归来不成餐,一觉觅熟睡。回视所乘船,门前孔颠坠。痛定复思痛,中心犹怖悸。
八月九日巴河阻风答孟原佥宪。明代。蓝智。 江湖万里喜同游,漫向巴河滞客舟。茆屋谁家还白酒,菊花明日又黄州。故园风雨生秋梦,上国云山入暮愁。赖有故人相慰藉,灯前谈笑亦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