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有木诗八首 其三。唐代。白居易。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挽周畏知母俞夫人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夫人不佞佛,平日事何如。临死无贫苦,与常同起居。巫医空睥睨,孝敬谩勤渠。性识真明达,油然悟本初。
摊破浣溪沙·春草萋萋绿渐浓。元代。赵雍。 春草萋萋绿渐浓。梨花落尽晚来风。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晚过小三台。唐代。张鸿。 向晚步幽麓,南风送微凉。缘冈如荠树,随云为黑苍。瘿松立旷野,赭花媚斜阳。旁有磊磊石,菭衣染微黄。疑是云林子,笔墨留幽光。此景足珍赏,徘徊樵径旁。日暮不能去,归鸦下平冈。
满庭芳·咏夜来香。清代。黄之隽。 天暝瑶廊,香迷珠槛,暗里寻到藤边。小葩柔蒂,五出绽匀圆。护煞娇黄淡绿,芳心怕、炎晷熏煎。凉阶晚,微闻逗漏,抹丽一时妍。堪怜风细处,幽馨软弱,难到樽前。借纨扇、兜来一缕龙涎。记起灵芸小字,销魂甚、谁捧婵娟。休搴摘,红栏宝枕,人静就花眠。
喜迁莺 赋赵谷林三十六鸥亭。清代。厉鹗。 风蒲低暑。见白羽带波,翻翻还住。阑影摇人,簟文生梦,梦入藕花深处。閒笑泛湖伯越,閒笑啼湘怀楚。晚凉外,动忘机一曲,悠然琴趣。休去寻钓艇,重理旧盟,草合垂虹路。倚扇开襟,调冰脍玉,不问是谁宾主。三十六梯明月,三十六陂秋雨。戏招手,认青天片雪,飞来诗句。
范增墓二首 其二。元代。尹廷高。 身作重曈骨鲠臣,冢间荒草几经春。残骸不朽宁多少,曾费黄金四万斤。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十一。明代。王世贞。 莫言无下箸处,二十七种菜鲑。自劝自斟佳客,一丘一壑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