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
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
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
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
独坐二首。唐代。杜甫。 竟日雨冥冥,双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鸟暮过庭。暖老须燕玉,充饥忆楚萍。胡笳在楼上,哀怨不堪听。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偈四首 其三。宋代。释智本。 牙如刀剑面如铁,眼放电光光不歇。手把蒺藜一万斤,等闲敲落天边月。
叠翠岩三首 其二。元代。赵秉文。 飞身清旷外,著眼有无间。崖断疑无地,云开更有山。鸟随天影没,人自日边还。归梦扶清境,诗情不得闲。
题画二首 其二。明代。张宁。 雨晴芳渚野凫飞,杨柳条长荇叶齐。閒展篷窗看溪水,春痕渐上钓鱼矶。
旅警五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 恻恻保此名,踧踧擭此生。此生何以重,此名何以荣。无乃随影动,其根若浮萍。安得良宵中,齁睡而不惊。
万筠一叟为郑元美作 其二。明代。吴琏。 筼筜新种几千竿,要占浮生日日闲。紫陌红尘忙白昼,黄堂清兴爱青山。风生凤吹撩诗兴,雨长龙孙益笑颜。随鹤一归放林上,任教飞去复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