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唐代。杜甫。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客中清明。宋代。徐瑞。 光阴迅速一百六,老境侵寻五十三。千里怀人黯风雨,五更归梦到松称。丹米火足心兵息,茗碗香浓舌本廿。次第尽償芒竹债,结茅归老此山南。
送泉州周尚书 其一。宋代。仲并。 闾里推耆德,门庭只故居。绮罗看富室,丹碧衒新庐。润屋宝非璧,满车家有书。功名宜岁晚,带玉缀金鱼。
寄阿象侄。明代。释函可。 细想形容十载馀,口呼伯伯手持书。未知何日重看汝,已恐相逢不识予。大难屡丁年正弱,奇恩略述泪盈裾。好将两弟无穷话,到此难云只有歔。
松下。明代。王醇。 莫言斯坐易,虽我亦来稀。野色不相忌,人颜安可依。鼠惊寒吹落,樵束乱青归。根下沉眠者,方知生世非。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宋代。巫伋。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杂诗十首 其七。魏晋。张协。 此乡非吾地,此郭非吾城。羁旅无定心,翩翩如悬旌。出睹军马阵,入闻鞞鼓声。常惧羽檄飞,神武一朝征。长铗鸣鞘中,烽火列边亭。舍我衡门衣,更被缦胡缨。畴昔怀微志,帷幕窃所经。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