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北风(新康江口信宿方行)。唐代。杜甫。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送施贡士子羽南行。明代。唐顺之。 何用相逢歌莫疑,感君落魄不胜悲。长鸣自许骅骝并,高志宁求燕雀知。巳道群公能倒屣,也应天子幸同时。金陵楼阁秋云里,肃肃遥瞻鸿渐仪。
应龙篇。南北朝。张正见。 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蹈,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风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
韩献肃公挽词三首。宋代。黄庭坚。 郁郁高阳里,生才世不孤。八龙归月旦,三凤继天衢。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癯。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行路难。明代。周玄。 长安行路难,上阙隘秦关。万里貂裘敝,三边宝剑閒。近闻绛灌在,翻谪贾生还。归去狂歌客,萧条草莽间。
夕阳洞。宋代。孙抗。 尘寰虽未远,颢气觉偏滋。日落鸟归去,秋高风劲时。吟馀下天籁,坐久凛冰肌。信是栖幽境,凉蟾照履綦。
客寄天台月桂子。宋代。刘敞。 天上仙人月里栽,无端飘逐海风来。可能种作千寻树,岁看高花烂漫开。
题菊花诗卷 其四。清代。丘逢甲。 也知晚节留香好,独惜军中少一韩。任是黄花比人瘦,西风还拟卷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