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唐代。韩愈。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寄生员徐永德。明代。唐文凤。 明伦堂下竹疏疏,枝叶萧森凉雨馀。满目尘嚣俱洗尽,夜深吹烛照残书。
口占送高孔霖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 三十年前走乱军,中都城下望龙文。如何尺土兴王地,今日肝肠独见君。
除日文江书怀。元代。何中。 驰外心久息,求安志惜违。江受风雪压,帆从波浪飞。眄彼东山云,妄行已足非。为谁饯残腊,荡漾不知归。沈沈州郭暝,黯黯烟火稀。流炊理多悟,孤暌情自微。
洞仙歌。宋代。赵长卿。 有岩桂数亩,至秋日花开月满,携壶来赏,如到广寒宫殿,因赋此广寒宫殿,不在人间世。分付天香与岩桂。向西风、摇曳处,数十里知闻,金翠里、别有出群标致。东园盛事。五亩浓阴芘。必以诗书取荣贵。况一门,三秀才,未足钦崇,那更是、异姓同居兄弟。更细把、繁英祝_娥,看禹浪飞腾,定应来岁。
观海亭。明代。梁有年。 岩峦千叠拥遐荒,迤逦边城尽海阳。春日舒迟容客醉,晴波浩渺见天长。苔封古堞凭谁筑,云护关门属我防。往事兴亡君莫问,万年混一正垂裳。
与叶晦叔同考校诸生涣宿贡院作。宋代。洪迈。 沈沈广厦清如水,市声人声不到耳。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相逢更得金玉人,久矣眼中无此士。连床夜语不成寐,往往鸡声忽惊起。是中差乐真难名,昔者相过安得此。但怜时节不相谋,正堕清明寒食里。梨花已空海棠谢,外间物色知余几。只恐风雨摧折之,负此一春吾过矣。谢公寻山饱閒暇,应笑腐儒黏故纸。锦囊得句应已多,万一相思频寄似。
渡江云 重九。清代。沈鹊应。 秋深风渐紧,虫生应和,唧唧透窗纱。异乡佳节至,何处登高,隔水尽蒹葭。登楼凝望,只一片、疏柳啼鸦。想此日,茱萸遍插,分不到天涯。堪嗟。卷帘人瘦,瑞脑香斜。念旧时篱下。辜负了、黄昏时候,谁对黄花。如今且尽尊前酒,怕秋光、又落谁家。秋有信,奈何水隔天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