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题灞池二首。唐代。王昌龄。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李白酒楼歌。元代。李道坦。 溧阳酒楼春水涯,白马系在楼东家。千金醉尽不复顾,犹吹玉笛引吴娃。日斜楼外东风起,春愁满眼杨花里。高歌一曲下楼去,传遍江南数千里。锦袍绿水迷踪迹,月落空梁照颜色。江头尽日不见人,楼上几年无此客。倚栏仰看西飞云,胡为不饮愁其身?即今寂寞千年后,谁酹青山山下坟!
代先书奉迎庐帅元舆待制。宋代。郭祥正。 倦提椽笔厌承明,帝与兵符帅十城。箫鼓裂云迎五马,山川收雨引双旌。藏舟浦暖鱼频跃,教弩台空雁不惊。入境观风先可喜,秋田高下熟香粳。
赠李十二白。唐代。崔成甫。 我是潇湘放逐臣,君辞明主汉江滨。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
久雨妨於农收,因访子上有叹。宋代。杨万里。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宋代。陆游。 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
偶示诸生 其一。唐代。全祖望。 十年未得去矜心,把卷谁为上蔡箴。亦有差强人意处,硁硁不作导䛕音。
耀州二首 其一。清代。张祥河。 沮流西绕漆东经,石嘴山前九点青。二麦登场风曰燥,追凉都上富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