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灞上闲居。唐代。王昌龄。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鸿山侨寓。明代。薛亹。 隐来此地傍松坡,云树幽清逸兴多。四顾远山供老眼,数株古树挂新萝。卜邻择地居仁厚,教子传经可切磋。世事颓然都不省,漫言愁思得相磨。
送秉之还吴。明代。王鏊。 不见倏七年,相见只三月。不知三月后,又作几时别。别离苦多会苦少,风雨萧萧竹窗晓。自笑閒官日日忙,夜短情长谈未了。我生迂僻寡朋俦,坡云海内一子由。只今子由又欲去,何以慰我平生愁。子今去矣我何有,为买湖滨田十亩。下栽禾黍上木奴,菱芡荷花绕前后。读书稍暇来朝班,我却归卧湖山间。
月下看古碑唐贞元间物也。唐代。王质。 泥土相缠四百年,摩挲十在九彫残。明朝叉手东西去,更有谁人月下看。
六年不睹陈季方,数有消息传非常。总未骑鲸吸江汉,岂能乘月照屋梁。
天水尚书数行至,似云买田栖汝阳。使余忧结顿已解,毋那巷语仍蜩螗。
初传有麓阳陈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见访小饮且谈卜筑汝宁之乐歌此赠之。明代。王世贞。 六年不睹陈季方,数有消息传非常。总未骑鲸吸江汉,岂能乘月照屋梁。天水尚书数行至,似云买田栖汝阳。使余忧结顿已解,毋那巷语仍蜩螗。今年六月大剧热,支头白石弇山堂。松阴漏日时到地,忽有剥啄惊羲皇。长须孟浪挟刺入,一老褦襶随踉跄。宛然河北病伧父,渐看渐识喜欲狂。中厨已办暖竹叶,稚子尚欲施桃汤。寒暄咄咄仅数语,但道身在百不妨。嗫嚅盘躄态如故,齧决卷波差更强。阿奴生计夸较可,低畴种秫陂鱼防。深秋枳道梨枣柿,薄暮喧食鸡猪羊。方朔怕饥汝怕饱,何必揶揄燕市傍。为汝屈指仍商量,无家莫问樊寿张。有社莫傍许子将,尚书大树足荫汝,岁寒秀色能青苍。吴门处士多失职,鹢首如蚁趋钱唐。安能局蹐守一方,壶中酒尽长揖去,男儿得意即故乡。呜呼,男儿得意即故乡。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唐代。朱湾。 若耶谿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清泠霜磬有时动,寂历空堂宜夜深。向来不寐何所事,一念才生百虑息。风翻乱叶林有声,雪映闲庭月无色。玄关密迹难可思,醒人悟兮醉人疑。衣中系宝觉者谁,临川内史字得之。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五。宋代。张嵲。 君归多问尹夫子,病后新诗定益工。鸿雁南来书不到,想应全未废书空。
荅徐以文。明代。高逊志。 我本不羁士,少年知远游。结交尽豪俊,英风邈难俦。浩然志四海,垄断非所求。群雄乱天纪,誓将除国雠。驱马向京邑,道路阻且修。旷望空叹息,失计成淹留。时哉苟未会,白璧宁暗投。耻同五鼎食,笑视千金裘。袁丝尚游侠,枚皋事俳优。知己竟不遇,行藏谁与谋。白日如逝水,冉冉春复秋。人生久羁旅,岂不怀故丘。芳时倏徂谢,悲绪寒飕飕。容华易憔悴,安能常黑头。放歌吴门市,洗耳长江流。虽然不得意,常为苍生忧。心随去雁远,目送孤云愁。夫子东海裔,济代多良筹。既无陈仲举,虽贤罕见收。何如共脱屣,速驾赴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