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少年行二首。唐代。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走马远相寻,西楼下夕阴。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高阁歌声远,重门柳色深。夜阑须尽饮,莫负百年心。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题水牯庵 其二。宋代。曾丰。 三十馀年不踏泥,其如犹有角和蹄。何当纪渻重驯养,四十日间如木鸡。
郭比部花园十二首 其十一 汇清亭。明代。郭正域。 高高结亭子,榡榡来松风。小窗日正午,涛声盈耳中。
早朝诗(十四首)。明代。杨子器。 残月朣胧欲五更,禁门候立万灯明。君王静对铜人坐,一夜斋宫数漏声。
访赤松道士不值。元代。叶颙。 仙翁何处去,殿古白云深。丹灶留残火,青烟锁近林。尚遗羊化石,应误鹤听琴。旧日同游处,山空住夕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