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咏史。唐代。王昌龄。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寒食二首 其二。元代。吴景奎。 故苑烟绵野草花,废陵无树著栖鸦。宫中传烛人如梦,留得东风御柳斜。
巫山一段云 瘦。清代。沈善宝。 揽镜频相讶,痴心却笑侬。不知何事搅情衷。消削到眉峰。帘卷西风悄,黄花写影工。纵教形与鹤相同。元是沈家风。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平沙雁落。宋代。刘克庄。 背冷来趋暖,虽微善自谋。如何才得意,飞去不回头。
相见欢四首 其二。清代。端木埰。 塞芦花影潇然。早飞棉。正是蛩吟,叶落早秋天。须留住,帘栊莫,莫归鞭。今夜虚堂、待月不需眠。
宫词十首 其八。元代。柯九思。 皇心简注勋臣旧,未有人知拟拜除。宣索綵笺濡玉笔,榻前先命小臣书。
草堂即句。宋代。章甫。 斗室百空虚,中涵万卷书。琴棋聊与共,贫病若相于。退处生人后,追维造物初。马牛呼不管,吾自爱吾庐。
兰州闻见素致仕用前留别韵奉寄二首 其二。明代。郑岳。 绿野依然一草亭,焚香读易意醒醒。九重殊遇怜衰白,八座高名照汗青。道在行藏敦士习,身犹矍铄讶仙灵。烟霞旧侣他年约,拄杖临沧再勒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