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宋代。陈造。 浮天大江白,发地群山苍。江山环挹处,一鹫栖宝坊。偶从红尘中,与客分僧床。却窥红尘底,纷作磨蚁忙。
水龙吟 其二。宋代。张矩。 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谁道洞门无锁。翠苔藓、何曾踏破。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著我。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题唐子华春云出谷图。元代。叶颙。 云住山色佳,云去山骨瘦。云物屡变更,青山但如旧。子华亦何人,胸有山水痼。嵯峨万叠青,收拾在尺素。春云去何之,出谷渐弥布。滃郁复氤氲,天下期盖覆。或然化甘霖,江山起烟雾。枯槁及林木,巨细沾雨露。慎勿谩遮天,掩蔽激众怒。无心我亦云,偶出非有故。读书幸不多,早被儒冠误。巍然抗高节,要与云同步。得失费卷舒,坐阅岁月度。富贵情易图,不义愧攀附。负郭二顷田,自足慰衰暮。慇勤送云出,我欲寻归路。
径山五峰 其四 宴坐峰。元代。祖铭。 杉松太古色,不别春与冬。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不特座灯王,等了诸法空。
龙池春草。唐代。李洞。 龙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旋长方遮岸,全生不染尘。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鱼寻倒影没,花带湿光新。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再过天长寺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 山立起平案,松偃卧枕冈。尚怜桃靥小,已见麦头昂。检事关兵气,逃禅入醉乡。平生江海兴,一棹付慈航。
王献之苏氏宝帖赞。宋代。米芾。 猗太宰,秀当代。灵襟疏,冲韵迈。一笔落,两行带。云龙廷,走百怪。惊电掣,断兕快。盘偃蹇,意无在。藐百川,会百海。人那知,冠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