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坐分苔席,——李益
山行绕菊丛。——韦执中
云衣惹不破,——诸葛觉
秋色望来空。——贾岛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唐代。李益。 野坐分苔席,——李益 山行绕菊丛。——韦执中 云衣惹不破,——诸葛觉秋色望来空。——贾岛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双喜图。明代。符锡。 山人懒上大鹏背,十载辰游空故情。双溪给事今出宰,见乃令弟如见兄。名家才隽负年少,策马况当蟾窟行。披图谁为写双喜,彷佛玉树相和鸣。鹊声和鸣阿翁喜,庆门积庆良有以。大郎待诏金马将,小郎桂折秋风拟。物类由来得气先,造化于人何彼此。不问填河事渺茫,亦知化石寻常理。蹭蹬风云却忆渠,霜毛未遂凌紫虚。汝鹊西川不惮远,双溪为问意何如。
道人来自阳山麓,手携旧种千竿竹。小裁方斛不盈尺,中有潇湘江一曲。
未信天工能尔奇,不知地脉从谁缩?晴窗翛翛散烟雾,眼底森然立群玉。
阳山昱上人访予吴门寓舍求为湘竹诗予辞以未见竹上人不远六十里自山中舁其竹而来好事有如此者欣然为赋长句。元代。黄溍。 道人来自阳山麓,手携旧种千竿竹。小裁方斛不盈尺,中有潇湘江一曲。未信天工能尔奇,不知地脉从谁缩?晴窗翛翛散烟雾,眼底森然立群玉。岂期我乃累此君,蒙犯风埃走尘俗。故山方远重愁绝,新句未成惭迫促。黄冈之产大中椽,政用材美刳其腹。愿言保此终天年,岁暮山中伴幽独。
舟次赤壁。宋代。罗与之。 呈王岘畔泛川流,赤壁矶头半日游。胜地空余豪杰迹,扁舟不载古今愁。极知风景终无异,莫念天时逝不留。伤事伤怀长太息,静看江面没浮沤。
定风波令/定风波 其四 与孙祖恭求酴醾。宋代。周紫芝。 旧日酴醾时候。酒涴粉香襟袖。老去惜春心,试问孙郎知否。花瘦。花瘦。剪取一枝重嗅。
杂兴十首 其四。宋代。程俱。 濯濯檐下溜,刁刁树间鸣。虫号百鸟闹,小大各有声。声多不留碍,响振元无形。何殊百千炬,光影各自明。
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金朝。元好问。 桃花红深李花白,昨日成团今日拆。歌声满耳何处来,杨柳青旗洛阳陌。拊君背,握君手。朝钟暮鼓无了期,世事于人竟何有!青青镜中发,忽忽成白首。六国印,何如负郭二顷田,千载名,不及即时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