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生红尘,高峰起白浪。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
若要学菩提,但看此榜样。
诗 其二。唐代。寒山。 井底生红尘,高峰起白浪。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若要学菩提,但看此榜样。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送蒯司录归京。唐代。徐铉。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夜宿山庵。宋代。陈必复。 扣宿精庐旋启扉,佛香未冷坐多时。分僧一半云归榻,借竹几些风入诗。隔梦听钟疑寺远,避寒移枕觉宵迟。起看犹有残窗月,春雪满山啼子规。
丰干寒拾赞 其五。宋代。释心月。 微风吹,岩松鸣。听愈好,吟愈清。浑崙一句子,文彩甚分明,笔下如何写得成。
立春观杖牛。宋代。韩维。 清霜凉初曙,高门肃无哗。行树迎初日,微风转高牙。兹辰亦何辰,见此气候嘉。有司谨春事,象牛告田家。微和被广陌,缨弁扬蕤葩。伐鼓众栾兴,剡剡彩杖加。盛仪适未已,观者何纷拿。因思古圣人,时儆在不差。礼实久已废,所重存其华。吾非鲁观宾,胡为亦咨嗟。
赠子青三首 其二。明代。卢楠。 赠别无凄颜,临风发长思。剑解双芙蓉,上刻延平字。然喏轻一言,纵横托深意。勿作羊肠悲,且驰千里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