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
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吴门别主人(一作吴门月夜与曹太尉话别)。唐代。李频。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太平观。宋代。陈舜俞。 绕绕峰峦玉案围,重重楼殿紫烟飞。青藤素简天门近,绛节霓旌夜半归。鹤使每传三岛信,凤书频送九霞衣。放臣於世惭无补,金萼楼前拜不祈。
雪轩。元代。杨载。 北风海上来,大雪何壮哉!上下九万里,洗净无纤埃。君家十二楼,轩窗洞然开。吹笙击鸣鼓,呼宾与衔杯。名言落四座,大笑声如雷。举头望长空,高兴惊冥鸿。仙人五六辈,飞下白云中。粲粲明珠袍,相从万玉童。问君何所事,未就丹鼎功。翩然却携手,共入蓬莱宫。
秋日山居八事 其二 治圃。宋代。欧阳澈。 亲灌蔬畦慕汉阴,不辞抱瓮汲泉深。拟为元亮萧条处,岂有樊迟货殖心。剔去荆榛俱绝蔓,栽培桃李已成林。兔葵燕麦元荒寂,刬地繁华直万金。
重阳。清代。许传霈。 西风吹日暮,天气又重阳。旅馆心难白,疏篱菊已黄。病无医俗手,诗可涤愁肠。欲遍茱萸插,凄然江海长。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 其十二 张京兆。宋代。郑元祐。 南来看月异常年,身在仙岩溪水边。名简帝心归想近,清歌莫惜杖头钱。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鲁望之命也。唐代。皮日休。 我见先生道,休思郑广文。鹤翻希作伴,鸥却觅为群。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朝廷未无事,争任醉醺醺。能谙肉芝样,解讲隐书文。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群。行厨煮白石,卧具拂青云。应在雷平上,支颐复半醺。
秃袖豪歌青夜寒,烛花重剪照阑干。尊前缘酒浇胸进,腰下青铜蚀血看。
马影路傍霜气重,鸡声河上月光残。明朝又上长安道,细认须髯好跨鞍。
元夕同左渔起黄虞六饮徐州殷秀才家秀才曾纠集义兵杀平妖贼。明代。黎遂球。 秃袖豪歌青夜寒,烛花重剪照阑干。尊前缘酒浇胸进,腰下青铜蚀血看。马影路傍霜气重,鸡声河上月光残。明朝又上长安道,细认须髯好跨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