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旅夜闻笛。唐代。李中。 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八。明代。程通。 海上风来夏不炎,况多时雨送凉添。云收朔漠三千里,露出闾山一两尖。垂柳道清鸾捧驾,落花泥软燕穿帘。夜深独倚阑干望,玉挂东南半廓蟾。
雨中。宋代。徐玑。 雨来连几夕,满涨一湖波。苦似前时少,毋嫌此日多。砌荒蜗出舍,屋漏燕移窠。今岁翻成稔,田塍亦产禾。
百志诗。魏晋。干宝。 壮士禀杰姿,气烈有自然。俯仰群众中,胡能救世艰。阙巩代缝掖,兜鍪易进贤。
悼古。唐代。薛逢。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九日与张古松登峄山。明代。李时行。 高秋逢令节,空值客中身。纵有登高兴,知无送酒人。霜催南浦雁,烟黯隔江蘋。莫折黄花看,羞君白发新。
和阎灏中秋赏月四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中秋气清肃,况复在边庭。月吐孤轮迥,天开六幕青。辉盈疑白昼,明极掩常星。此夕乡关思,胡笳莫细听。
五月十日登爱菊亭谒靖节祠二首 其一。清代。王家枢。 清风拂拂夕阳斜,郭外村居四五家。夹道荆篱青刺袖,沿堤瓜蔓白生花。沙平草细牛羊卧,塔古亭欹鸟雀哗。剧羡此邦留胜迹,与山并寿水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