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淮旷望,
迥潇洒、绝纤尘,
爱清景风蛩。
吟鞭醉帽,时度疏林,
秋来政情味淡。
更一重烟水一重云,
千古行人旧恨,
尽应分付今人。
渔村。望断衡门。
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
红凋岸蓼,翠减汀萍,
凭高正千嶂黯。
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江月知人念远,
上楼来照黄昏。
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唐代。秦观。 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奉荅富顺王殿下二首 其一。明代。王廷陈。 帝室分封重,王孙别馆开。礼于南岳敌,客比小山才。为善心知乐,通亲表自裁。雄风难可挹,何日侍兰台。
山居杂颂七首 其四。宋代。饶节。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丙子除夕署中有感。明代。戚继光。 五十春光隔曙晖,风尘未晤梦中非。半生俯仰天应识,三辅蹉跎腊又归。杯酒忽惊寒漏尽,垄云故与片心违。共君莫话当年事,赤胆犹殷白发稀。
久雨喜晴检阅计院纪以舂容之篇敬用韵为谢。宋代。吴潜。 乐天何爱咏,尧夫非好吟。愧乏康济术,粗怀饥溺心。弥旬雨翻屋,耄倪泣苍{左昏右页}。微臣职刍牧,痒痛入肌深。行若负刺芒,坐如隐毡鍼。再拜告神明,寸心秉坚金。蠲租还已债,议狱并弛刑。但求讲实政,何暇竞虚名。天威咫尺临,昏翳忽开明。宿苗既丰硕,穉秧靡飘淫。阿香亦效灵,排阴吐洪音。推出太阳辉,天外旋收声。老守宽近忧,濁醪呼客斟。客有劝翁归,前身岂傅霖。
过吕子羽上舍乐潜山庄。清代。黄玉衡。 南郭行吟去,江天月一痕。清秋何处笛,红叶几家村。云气凉生袂,溪声曲到门。主人迎我笑,画理得深论。
和李子仪韵四首。宋代。吴芾。 夜向茅茨宿,晨兴矫首看。远山俱有雪,小店更多寒。客路虽云恶,儿曹幸已安。不妨频小憩,时引一杯乾。
舟中望黄山。明代。袁宏道。 识面二十年,登临才半次。濡雨出层岚,未曾留一字。青山笑主人,何事近相易。墨潘汗巉岏,数尽他家事。主人忽沉想,为君搆幽丽。兀然三四峰,反覆无可记。孱陵一万家,家家立生翠。倍远倍高寒,淡冶如秋睡。昔我登郡楼,微芒见葱髻。越三峡而南,千里尽平地。见培塿则喜,何况发姿媚。见色不见山,此是山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