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藉开千亩,农功先九州。
王孙守耒耜,吏隐极风流。
永夏丰草木,五云卫郊丘。
牛羊卧篱落,宾客解衣裘。
汲井羞热啜,挽溪供甘柔。
倒靫收莲的,剖蚌煮鸿头。
野日草光合,水风荷气浮。
稻畦下白鹭,林樾应鸣鸠。
主人发清赏,况复佳同游。
归扇障小雨,真成一赐休。
同钱志仲饭藉田钱孺文官舍。唐代。黄庭坚。 帝藉开千亩,农功先九州。王孙守耒耜,吏隐极风流。永夏丰草木,五云卫郊丘。牛羊卧篱落,宾客解衣裘。汲井羞热啜,挽溪供甘柔。倒靫收莲的,剖蚌煮鸿头。野日草光合,水风荷气浮。稻畦下白鹭,林樾应鸣鸠。主人发清赏,况复佳同游。归扇障小雨,真成一赐休。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大小沙陀 其一。宋代。彭汝砺。 南障古北口,北控大沙陀。土地稻粱少,岁时霜雪多。古来常用武,今日许通和。岂乏骠姚将,君王悟止戈。
中秋风雨小酌写玉簪复继芭蕉。明代。徐渭。 玉簪醉写酒馀春,移与芭蕉绝不真。愁绝今宵风雨恶,趁渠留叶与传神。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宋代。薛嵎。 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惭愧邻翁为指说,传闻此地产英贤。
上严廉访十首 其四。元代。熊鉌。 因思传记学,本欲释经义。春秋列三家,仪礼亦存二。荆舒彼何人,繁碎妄讥毁。煌煌姬孔书,坐此竟废弃。
同曹秋岳先生游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清代。孙宗彝。 山水灼真意,高深致有余。栋宇蟠天根,恍蹑洪濛初。流泉渟方池,清风洒前除。遂使冰雪心,迥与尘世疏。小住倦登陟,初地供轩渠。檐楹瞰江海,一气镂清虚。洞庭但浩瀁,岂是仙人居。岚色幻今古,蟪蛄鸣春秋。纷埃事徒满,所尚高王侯。岳岳怀古人,正气谁与俦。劲节在天壤,不毁同山丘。何来逸情叟,舒卷千载忧。杖履复舟楫,逍遥继寻幽。好诗藏名山,披读起龙湫。梧冈有凤凰,别浦浮野鸥。名德砺公等,终焉吾所求。风云薄岩壑,悚焉不可留。
送王南海二首。宋代。刘克庄。 昔作翘材客,曾谈执友贤。虽无金屋贮,赖有归巢迁。此老飞仙去,斯文付嫡传。病翁犹未聩,要听武城弦。
蔡生星仪游学首都赋此赠别。近现代。余菊庵。 论画不随俗,蔡生真可人。每于清月夜,共话小湖滨。游学翻愁别,殷期终喜伸。业成鸣盛世,勉矣莫辞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