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仙吸露餐霞者,却胜人间烟火馀。
二十八言留壁上,不须青鸟为传书。
和榴皮题壁韵。唐代。赵必晔。 回仙吸露餐霞者,却胜人间烟火馀。二十八言留壁上,不须青鸟为传书。
赵必晔,字伯炜,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太宗十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四)。从益王至永嘉,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蒲寿庚降元,逼写降诏,遁居泉之东陵。有《茹芝》、《东陵》等集,已佚。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五有传。 ...
赵必晔。 赵必晔,字伯炜,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太宗十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四)。从益王至永嘉,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蒲寿庚降元,逼写降诏,遁居泉之东陵。有《茹芝》、《东陵》等集,已佚。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五有传。
望秦川歌 其四。宋代。周麟之。 蜀山春动锦江流,水绿山青总是愁。愁绝不堪山上望,无人解与月宫游。
九月。宋代。王炎。 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颂古九十八首 其六十四。宋代。释印肃。 提轮放线知深浅,把火烧山预辨宜。莫道逢场闲作戏,直须对病设良医。
赠辉书记二首。宋代。刘克庄。 棒喝机锋捷似飞,推敲事业费寻思。师归定被丛林笑,腹里无禅却有诗。
题辨觉精舍。唐代。储光羲。 朝随秋云阴,乃至青松林。花阁空中远,方池岩下深。竹风乱天语,溪响成龙吟。试问真君子,游山非世心。
游黄山 其三。清代。汪天与。 灌木常阴森,香风吹不住。言寻桃花源,浮溪石桥度。狎浪阁飞骞,正砥飞涛怒。照影白龙潭,毛发纷无数。汗流忽起粟,盛暑怯凝冱。勿谓龙贪眠,时有白云护。拄杖沿溪行,不知日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