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宜白雪,良时宜少年。试攀琼树枝,芳意已觉妍。
梅花初厌多,杨花乍疑早。园林光气生,众物竞鲜好。
一春都几日,行乐遽勿迟。何辞踏泥出,犹当秉烛归。
少年自应然,老大宁复尔。岂不感物华,尚能强醇醴。
五言和刘原甫阳春宜白雪。唐代。沈遘。 阳春宜白雪,良时宜少年。试攀琼树枝,芳意已觉妍。梅花初厌多,杨花乍疑早。园林光气生,众物竞鲜好。一春都几日,行乐遽勿迟。何辞踏泥出,犹当秉烛归。少年自应然,老大宁复尔。岂不感物华,尚能强醇醴。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
沈遘。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荔支湾。明代。梁以壮。 今古茫茫类转蓬,荔支湾上思何穷。昌华香雾沉春水,南汉风流结暮虹。双阙望巍非甚近,甘泉连络总相通。行人指点离宫处,时见遗钗野草中。
夜雪。明代。顾璘。 色换虚窗曙,寒侵陋室穷。雁迷天一色,鸡唱夜方中。客棹帆应重,薰笼火不空。此时钟岳影,白昼宛疑同。
乌夜啼。宋代。程垓。 杨柳拖烟漠漠,梨花浸月溶溶。吹香院落春还尽,憔悴立东风。只道芳时易见,谁知密约难通。芳园绕遍无人问,独自拾残红。
次韵子真会灵源庙池亭。宋代。黄庭坚。 系马著堤柳,置酒临魏城。人贤心故乐,地旷眼为明。十年风烟散,邂逅集此亭。悲欢更世故,谈话及平生。折腰督邮前,勉强不见情。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晴云有高意,阔水无湍声。谁言王安丰,定识阮东平。
立夏后晴游我庄。明代。李梦阳。 郊出不知昨夜雨,日高烟翠湿空林。杨花欲尽村村雪,梅子先传树树金。笑向市城开俗眼,喜从园野见吾心。绕亭溪啻千千竹,夏日黄鹂更好音。
游小洞庭。唐代。白居易。 湖山上头别有湖,芰荷香气占仙都。夜含星斗分乾象,晓映雷云作画图。风动绿蘋天上浪,鸟栖寒照月中乌。若非神物多灵迹,争得长年冬不枯。
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唐代。徐铉。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