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道常饥渴,当生怜悯心。能蠲口中食,佛赞福田深。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十疑:既不许祭祀,或家眷死亡堕在鬼趣,云何施其饮食耶?颂曰:。唐代。释遵式。 鬼道常饥渴,当生怜悯心。能蠲口中食,佛赞福田深。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三。明代。区大相。 舍弟西台彦,中朝直谏存。自从违谠论,不复见昌言。畎亩忠仍在,丘园道固尊。有臣期禹稷,何日返虞门。
送僧。宋代。释文珦。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
游象罔亭偶成二绝。宋代。韩维。 泛尽溪流数曲清,竹阴开处见新亭。山翁不会题牌意,犹守枯支看道经。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宋代。杨万里。 峡山前夕石间行,泊得船时破胆惊。惊到今宵已无胆,听风听浪到天明。
吾交天下士,楚材特瑰秀。畜水于地中,洞庭最闳富。
湘山厄秦赭,愤发气蒸馏。金丹数夏赋,九牧逊多又。
涤生擢学士芝房有诗道其进官之速而勉以乡先辈风义其言甚美因和此篇赠涤生并呈芝房。清代。邵懿辰。 吾交天下士,楚材特瑰秀。畜水于地中,洞庭最闳富。湘山厄秦赭,愤发气蒸馏。金丹数夏赋,九牧逊多又。入座意森沈,万象欲笼覆。行身类兀岸,吐词必庞厚。莫不抱古编,额额日讨究。观其所执持,贲育莫果斗。岂繄天所开,今此贤古旧。曾侯才既老,负重胜杗廇。飞飞赤凤皇,天网适游彀。几日呼其曹,丹阙巩神构。鼎膏举刚扃,井汲资坚甃。高明来走驺,毂畅辐争凑。甘言善熏移,妙质恐迁贸。孙子陈古义,丁嘤友声奏。胪说乡先生,诫勉愿塞副。丈夫自植立,本在畏屋漏。事功勿意行,著述要心句。流从固须矫,亢骜慎母狃。时艰拨云雷,古处返鹑鷇。庶见命世英,衰圯一扶救。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唐代。薛能。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登关索岭。明代。饶相。 嵯峨古庙碧山巅,香火由来不计年。忠烈本存兴汉志,艰危肯负托孤虔。威清南服夷方地,名著中原敌国边。独有吴王犹稳卧,知君遗恨尚绵绵。
王主簿以湘潭检旱诗卷为示用其广惠寺蠲放韵谢之 其二。宋代。赵蕃。 陇亩循行不惮难,是知汉诏本从宽。讲求利病非无补,老矣犹能策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