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不见可怜人,一夜头如雪。
今宵醉里归,明月关山笛。收拾锦囊诗,要寄扬雄宅。
生查子(山行寄杨民瞻)。唐代。辛弃疾。 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不见可怜人,一夜头如雪。今宵醉里归,明月关山笛。收拾锦囊诗,要寄扬雄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赠杜明之入京。明代。林弼。 阿父清名圣主闻,佳儿气岸复超群。玉堂久索归山槁,画省重稽涉海文。马饮卢沟秋水满,帆开碣石暮云分。故人天上能青眼,谩说边筹可策勋。
至钟离发书寄婉素。明代。杨基。 漂泊嗟吾远,支吾赖汝贤。老亲思馔肉,痴女忆衣绵。刀尺砧声里,灯花笑影边。聊将千里梦,持送到金川。
与李敬熙 其三。明代。庄昶。 千言万语在溪桥,逆耳深知老舌饶。自觉此天无半寸,欲将何处动分毫。纲常父子谁甘灭,斧钺春秋敢自逃。以我旧从亲党后,得忘天地几长号。
卜算子(元夜观灯)。宋代。廖行之。 云破露新晴,月上输清气。最是江城有底佳,灯火人烟沸。行乐尽欢娱,眼界尤妍媚。多少江滨解佩人,邂逅无穷意。
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唐代。李嘉祐。 丞相过邦牧,清弦送羽觞。高情同客醉,子夜为人长。斜汉初过斗,寒云正护霜。新安江自绿,明主待惟良。
书张江陵传后 其二。清代。周寿昌。 最怜庄烈一朝臣,五十人无此一人。法禁貂珰严内侍,令驰羽檄靖边尘。微嫌俭逊公孙被,未许人污丙相茵。尚有文孙死奇烈,荆山桂岭两嶙峋。
思亲行寄弟子通。宋代。刘睿。 今年八月来作客,出门倏忽日已百。自从二十走湖海,零落天涯几岑寂。几岑寂,重悲叹。亲在高堂望子还,子在长途衣亦单。准拟明年作官食君禄,归来共汝舞袖红斒斓。天目之山去天不盈尺,使我登之徘徊望乡国。吁嗟,胡不生羽翼?吁嗟,胡不生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