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
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数失滩声。
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闲居言怀。唐代。薛嵎。 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数失滩声。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
薛嵎。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再次顾贰守前韵 其四。明代。张吉。 从来五管即穷边,今日风尘喜晏然。细雨一帘高阁坐,春星半榻小龛眠。閒将谢朓澄江句,博得刘叉冰柱篇。欲咒渔矶烟水竭,莫令动我大夫贤。
晚步。宋代。陈深。 偶偕二三子,处屐古城阴。远慕求羊迹,永怀江海心。残阳隐深巷,积雨歇高林。自笑黄荂曲,那追白雪吟。
秋怀。唐代。滕倪。 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严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斩刈同束薪,秋江迹如扫。时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
示蔡天启三首。宋代。王安石。 身著青衫骑恶马,日驰三百尚嫌迟。心源落落堪为将,却是君王未备知。
鼓笛令。宋代。黄庭坚。 见来便觉情于我。厮守著、新来好过。人道他家有婆婆。与一口、管教{尸豕}磨。副靖传语木大。鼓儿里、且打一和。更有些儿得处啰。烧沙糖、香药添和。
竹枝歌二首 其一 自遵化县还京途中作至治三年春。元代。宋褧。 五里河边修禊时,犊车载得细君归。河边柳色迎草色,山云结雨行人稀。
连理枝。清代。冒殷书。 想遍当初意。的是三生事。一榻浓香,半窗明月,怎生忘记?到而今、旧梦转荒唐,问神山何地。别去真儿戏。点点何曾遗。只这春衣,泪痕和酒,酒痕和泪。欲更衣、生怕浣衣人,且和衣昏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