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亭南北厌飘零,尚喜扬镳过故城。桐叶不堪追往事,泥丸尤足见民情。
青山阅世几兴废,白塔向人如送迎。伫立夕阳无限思,西风禾黍动秋声。
故城道中同元东岩赋。唐代。郝俣。 客亭南北厌飘零,尚喜扬镳过故城。桐叶不堪追往事,泥丸尤足见民情。青山阅世几兴废,白塔向人如送迎。伫立夕阳无限思,西风禾黍动秋声。
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十年前后在世。正隆二年(公元一一五七年)进士。仕至河东北路转运使。自号虚舟居士。俣工诗,殊有古意有虚舟居士集《中州集》传世。 ...
郝俣。 生卒年均不详,约金世宗大定十年前后在世。正隆二年(公元一一五七年)进士。仕至河东北路转运使。自号虚舟居士。俣工诗,殊有古意有虚舟居士集《中州集》传世。
吴下同年会诗。宋代。陈德明。 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
驿柳四首 其二。清代。王润生。 短长亭畔短长条,到处销魂是灞桥。杨子江头波渺渺,武昌门外路迢迢。那堪雨雪人回首,常共风尘吏折腰。谁使着根官道上,鸿来燕去总无憀。
湘山留别。宋代。折彦质。 寓久浑忘客,临行似别家。途穷身更怯,秋老鬓先华。生计黄茅合,归期碧海赊。湘山今夜雨,留我意无涯。
城南耕隐。明代。杨荣。 县城南面结茅庐,日事田畴乐隐居。白发自甘生计拙,青云无梦世情疏。身随野老同来往,意与岩云共卷舒。已喜丰年多稼穑,不妨灯火读遗书。
送潘仲鲁使安南。明代。何瑭。 风尘时节送君行,萍水分携百感生。六馆交游曾刮目,十年离合最关情。山川渺渺蛮中路,雾雨昏昏海上城。玉册已颁王事毕,便催车马转归旌。
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四首 其三。清代。黄遵宪。 星斗无光夜色寒,一军惊拥将登坛。争功土聚沙中语,遇敌师从壁上观。谁敢倚公为砥柱,可怜报国只心肝。东南一局全输却,当局翻成袖手看。
高阳台 其二。清代。易顺鼎。 浅靥欺霜,低魂诉月,睡余云鬓犹松。却忆年时,翠微高处携筇。杜娘身世真休说,倚银屏、惯听秋风。最悤悤。绿艳红娇,酒醒无踪。枯禅证后秋如海,甚愁根未断,色淡香浓。冷到花心,情天万感都空。横波漫照三生影,写飘零、付与惊鸿。镇惺忪。吟遍瑶阶,梦遍璇宫。
崇庆牧常君殉节诗二首 其一。清代。张洲。 逆蛮反覆事须臾,报国儒臣勇义俱。激烈杲卿犹噀血,仓皇温序且衔须。军中杀气寒云杳,塞上悲风夜月孤。昔岭自今芳草色,祗应烟雨碧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