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
郑允端。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九日文教部登高。清代。郑孝胥。 雪后重阳夕照明,高台纵目俯神京。平原已觉山川伏,投老翻教岁月轻。燕市再游非浪语,异乡久客独关情。西南豪杰休相厄,会遣遗民见后清。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六章。魏晋。陆机。 一章穆穆君子。明德允迪。拊翼负海。翻飞上国。天子命之。曾是在服。西踰崤冈。北临河曲。二章尔政既均。尔化既淳。旧污孔修。德以振人。雍雍鸣鹤。亦闻于天。释厥缁衣。爰集崇贤。三章羽丁既奋。令问不已。庆云烟煴。鸿渐载起。峨峨紫闼。侯戾侯止。彤管有炜。纳言崇祉。四章既考尔工。将胙尔庸。大君有命。俾守于东。允文允武。威灵以隆。之子于迈。介夫在戎。五章悠悠武昌。在江之隈。吴未丧师。为蕃为畿。惟此惠君。人胥攸希。弈弈重光。照尔绣衣。六章人道靡常。高会难期。之子于远。曷云归哉。心乎爱矣。永言怀之。瞻彼江介。惟用作诗。
早春 其二。明代。区怀年。 北里歌钟咽尉城,昏鸦啼处总关情。朝来粉榭嬉春曲,半杂芦笳塞上声。
天下第一江山歌。清代。清瑞。 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漫成呈文潜五首。宋代。晁补之。 平时无欢苦易醉,自怪饮乐颜先酡。乃知醉人不是酒,真是情多非酒多。
秋游六首。宋代。邵雍。 先秋颢气已潜生,洛邑方知节候平。庭院乍凉人共喜,园林经雨气尤清。回舟伊水风微溜,缓辔天津月正明。自有臯夔分圣念,好将诗酒乐升平。
昨方为桑麦说苦今日忽喜得雨。宋代。陈著。 连日南风雨不成,今朝忽有洗檐声。春膏唤起地元气,仁脉流行天本情。桑妇惊传二叶迸,田翁痴望两歧生。穷阎系命皆蚕麦,最是难供急急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