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净阴山片月孤,数声羌笛起单于。
不堪吹作《梅花》调,少多中原客在胡。
胡儿吹笛。唐代。王恭。 雪净阴山片月孤,数声羌笛起单于。不堪吹作《梅花》调,少多中原客在胡。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自杨子舍舟步入常熟县。明代。袁凯。 水行已兼旬,舟楫苦驰逐。晨昏侣鲛鳄,出入同雁鹜。黑风无终竟,白浪仍反覆。铿惸绝天枢,漰湃折地轴。旋渊屡倾坠,利石时抵触。沦丧固非远,哀吁宁辞黩。皇天实阴骘,兹辰遂平陆。神魂息漂荡,手足散顽木。徒侣纷来庆,酒胾及奴仆。况兹春气和,百草回新绿。山桃亦多花,逶迤自相属。枌榆已在迩,旷隔无再宿。从兹谢奔走,且饭东皋粟。
赤壁图。明代。何景明。 周郎舳舻大江半,曹氏旌旗眼中暗。当时万马下中原,江水千年馀断岸。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龙争虎斗慨往事,酹月酬风怀昔贤。古人今人皆已矣,吁嗟丹青乃谁子,赤壁之山只如此。
无题示彭孟阳 其二。唐代。张乔。 生同少伯五湖归,玉骨香魂愿不违。妒杀真娘墓前雨,又随神女峡中飞。
边情。唐代。张蠙。 穷荒始得静天骄,又说天兵拟渡辽。圣主尚嫌蕃界近,将军莫恨汉庭遥。草枯朔野春难发,冰结河源夏半销。惆怅临戎皆效国,岂无人似霍嫖姚。
寄问喻邦相病时中秋前二日。明代。胡应麟。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生憎后夜双溪月,独照胡床八咏楼。
晨望。清代。陈忠平。 晓风欲湿翠霞襟,何处鸡声接远砧。催动蹒跚春脚步,唤醒旖旎梦光阴。馀寒不管诗肩瘦,老眼无妨雾色深。料得南山向阳地,手栽桃李已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