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萍梗愧相违,我尚飘零子未归。江国鸿声惊别棹,河桥草色照行衣。
他乡共叹生涯薄,往事空怜故旧知。日暮临岐倍惆怅,伯劳东去燕西飞。
逢杨珣感旧。唐代。王恭。 十年萍梗愧相违,我尚飘零子未归。江国鸿声惊别棹,河桥草色照行衣。他乡共叹生涯薄,往事空怜故旧知。日暮临岐倍惆怅,伯劳东去燕西飞。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将至寿州先寄知府龙图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采石江边寂寞归,寿阳重到信前期。闻韶忘味宁非美,倾盖论交已恨迟。白凤文章元出众,青云歧路合逢时。杏花正怯清明雨,强欲留连更一卮。
得草衣道人湖上信。明代。王人鉴。 一散菁葱社,松阴路遂分。孤云堪作我,朗月辄思君。溪暖絺初动,桐欹露已闻。感离因忆旧,远望思纷纷。
古城别元上人归枣强。明代。邱云霄。 东吴春水浮芦叶,西竺秋风度梵铃。龙护经函云不散,鹢通法界雨长冥。蒲团入定槎千里,锡杖归时月满庭。分水江头留偈去,斜阳回首片帆青。
送史殿省典封州。宋代。林逋。 马援疏蛮色,铜标何可穷。人烟时亦有,海色自如空。髭发梅分白,旌旗瘴减红。惟应莳药罢,都在酒醪中。
寓言二首。宋代。苏泂。 精神遍八方,一散或为风。堂堂世之人,奈何总虚空。我无腾化术,正尔不能从。回视恍兮惚,老子其犹龙。
道室戏咏。宋代。陆游。 道身隐太华,壮岁客青城。采药何辞远,烧丹久未成。傅生已醉死,韩子得狂名。犹有残诗在,他年遗後生。
杂咏三首。宋代。王安石。 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次韵庭藻天申节锡燕书事。宋代。周紫芝。 千秋舞马初登床,新歌乐府传霓裳。当时提封三万里,人间何处无农桑。迩来重见太平日,侍臣复上开元觞。云门一阕天乐奏,瑞兽三尺南金黄。师臣拥佩燕旨酒,虎臣杖节严秋霜。成功乃自师尚父,异姓不数汾阳王。紫皇万岁寿明主,斗魁六宿来文昌。三呼往往出灵岳,由汉以来无此祥。诸公自是列宿数,玉阶合望重瞳光。圣朝御极日杲杲,风雨顺序天苍苍。虞阶已复罢干羽,汉郡会看开乐浪。小臣拜手亦稽首,愿祝地久仍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