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旌入塞垣,回首望君门。汉月牵愁思,边尘惨泪痕。
琵琶霜外曲,羌笛夜中魂。惆怅毡庐下,空闻刺刺言。
王昭君。唐代。王恭。 行旌入塞垣,回首望君门。汉月牵愁思,边尘惨泪痕。琵琶霜外曲,羌笛夜中魂。惆怅毡庐下,空闻刺刺言。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秋日行溪上。清代。周道昱。 常爱溪湾转竹林,了无尘事碍幽寻。随身剩有红藤杖,作伴依然绿绮琴。孤鹤自梳云外翮,小鸥不改梦中心。如何一片清寒地,装点东篱十万金。
蕙兰芳引 咏木瓜花。清代。陈维崧。 绿水人家,有一树、垂垂红雪。瘦影亚雕阑,啼尽春禽百舌。玉娥睡醒,问何处、麝兰偷泄。恰侍儿报道,枝上名花才结。记得良人,曾经渍粉,去秋时节。叹虽有好香,不比此香清绝。那知花朵,一般芳冽。爱清芬、莫对傍人轻说。
凫山庙二首 其一。宋代。练毖。 仙人丹成去不返,至今庙貌留名山。嗟予俯仰随缰锁,尘土驱驰止汗颜。
武功行寿罗克斋。明代。罗洪先。 君不见武功山色安成西,鸿濛开凿云为梯。拔地青峰入烟霭,蟠空紫涧垂虹霓。西映咸池东若木,赤龙夜半衔荧烛。树底才分鸿鹄飞,峡中常有蛟龙宿。金坛玉砌多琼花,綵云尽是仙人家。仙花岁岁连成绮,灵气朝朝结作霞。霞绮云机五色章,仙人绀发乘神羊。手搴芙蓉制巾舄,长庚射地初呈祥。凤笙鸾舞朝玉皇,玉皇亲赐天孙裳。绣斧遥分六丁使,霜毫上动三台光。尔时蜃窟消楼阁,尔时星汉藏乌鹊。悬水三千砥柱高,大荒九万飞鹏落。羽盖飙车洞府开,玉衡宝鉴当秋台。风清溟海波常静,雨过滇池瘴不来。绛节丹霄忽归去,金芝碧草纷容与。暮雀时窥罗毕门,春庭自共花莺语。暮雀春莺岁几迁,松苓石髓争相鲜。御风不起飘飖思,酌水无殊隐约年。青瞳夜识金经字,玉爪朝翻宝箓记。宝箓多传北斗文,金经总授中皇秘。中皇北斗度玄踪,九十韶光顷刻中。顷刻春来又春去,九十春容胜旧容。朅来青鸟瑶池过,寄取仙桃如斗大。兰堂曙启瑞雾连,桂醑波生香露和。桂醑兰堂夕复朝,云冠星佩远相招。共言市上长房客,便是山中王子乔。意气繁华吾未齿,标格逍遥常自拟。那知世路接桃源,空恨风涛隔蓬水。早凭山鹤报山灵,长留山月照山城。愿持一片丹青色,为表千年高洁情。
怀陶端翼四首 其二。近现代。龚锡圭。 事业付浮鸥,苍苍鬓各秋。利权嗤狗骨,勋位笑羊头。开卷聊游古,看花且散愁。桃源如可觅,从子泛扁舟。
清明日净因庄早饭罢遂游洪福有怀巨载元确因致别约 其一。宋代。李之仪。 老禅期客煮园蔬,少憩西邻日转初。万白千红好时节,断魂空付两龙驹。
宴张别驾新齐。唐代。孟浩然。 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