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禊事迹空陈,片石犹传定武真。自是宸居贪玩物,不关萧翼解瞒人。
题施子安家藏萧翼赚得僧辨材兰亭卷。唐代。王恭。 兰亭禊事迹空陈,片石犹传定武真。自是宸居贪玩物,不关萧翼解瞒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秋色溶溶满碧卮,风清露冷出新诗。笙歌院落追欢赏,灯火楼台斗陆离。
岂有儒冠冲怒发,更无尚论不轩眉。君看月到天心处,万里何曾着点翳。
中秋夜醉后同浦渐之步月到君法庭中剧谈千古圣贤无不安于义命各成长句。清代。吕大吕。 秋色溶溶满碧卮,风清露冷出新诗。笙歌院落追欢赏,灯火楼台斗陆离。岂有儒冠冲怒发,更无尚论不轩眉。君看月到天心处,万里何曾着点翳。
送吾闽薛助教移官南监养母。明代。叶元玉。 万里慈闱江水南,孤儿云望思何堪。官居国学曾无几,疏述乌情巳再三。紫陌风埃归里净,白鱼春浪梦中甘。不知温赵何为者,地下闻风也合惭。
再答诸丈见和二首。元代。艾性夫。 肯为刘安赋小山,几时鸡犬过云间。命穷无用三千字,蹄蹶难供十二闲。薄酒程头多隔县,故人踪迹半阳关。何当共嚼西岩雪,嗅取梅花一破颜。
奉寄致政太宰杨公六首 其六。明代。王世贞。 鼎新初代辟书频,曾及句吴草莽臣。启事山公能念我,扫门曹相断无人。怀中明月寒堪摘,匣里秋霜晚更新。总为感恩知己在,不教容易脱沈沦。
水旱祷。唐代。苏拯。 祷祈勿告天,酒浆勿浇地。阴阳和也无妖气,阴阳愆期乃人致。病生心腹不自医,古屋澄潭何神祟。
洞户。宋代。杨亿。 洞户飞甍接绮寮,一春幽恨寄兰苕。书题枉是藏三岁,壶矢谁同赛百娇。水国风霜凋社橘,仙山云雾隔江潮。东城剑骑何曾出,祇为离愁髀肉销。
石步道中有石麒麟数十。宋代。曾极。 地悴天荒丘陇平,难从野老问衰兴。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