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蘋叶齐,雨积波声小。日夕水容青,飞来双白鸟。
沧洲十咏 其一 绿湖。唐代。王恭。 云归蘋叶齐,雨积波声小。日夕水容青,飞来双白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刘屯田归任。明代。罗玘。 令峻簿尉宁,撑拄鲜鹜雁。巢乌啄阶除,犴狴生菼薍。焚山蛇穴古,火食久已惯。险马恃匪经,茧丝戒前宦。闲心付书云,静耳听鸣涧。荒祠试宵菱,怪鼓鬼作幻。驼蹄鳖羞羹,鱼满寸可汕。郭门接丛薄,蒸槱喜能办。三家为雄村,一二百里间。居然超逸资,强以载鼷鴳。世途方奔奔,贾物纷售赝。而当鼓旧勇,遇虎乃徒袒。丈夫贵如玉,论定在岁晏。
夏日小理花榭漫兴 其二。明代。王世贞。 小树僮能接,繁花手自修。闭门疑在野,积雨乍成秋。万事何青眼,诸公岂黑头。还嗔妻子问,祇为俸钱留。
馆中杂咏 其六。明代。区大相。 儒雅先朝重,风云汉苑过。琼章悬日月,银榜拂星河。竹长成龙节,桐高集凤柯。如闻访道日,重和白云歌。
朱景春安分轩。明代。陈潜夫。 一自幽栖白版扉,略无尘梦到轻肥。摩娑老眼临书卷,抖擞闲身称布衣。凤竹声回琴响近,雨苔青满屐痕稀。客来况说云山好,处处春苗长蕨薇。
寄适 其三。明代。黄廷用。 自从结发侍君王,白首论心在建章。忽忆绮园芳草绿,赏心无计付春光。
归蜀。宋代。虞集。 我到成都住五日,驷马桥下春水生。过江相送荷主意,还乡不留非我情。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从王都尉觅千叶梅云已落尽戏作嘲吹笛侍儿。宋代。黄庭坚。 若为可耐昭华得,脱帽看发已微霜。催尽落梅春已半,更吹三弄乞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