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寐登九疑,遥遥见湘君。文螭与赤豹,飒沓何纷纷。
掩瑟泣幽怨,行招虞帝魂。青枫洞庭气,白雨潇湘昏。
銮舆覆华盖,招摇烂垂云。我见未及跪,六龙忽飞奔。
欲陈腹中事,哽咽不得言。觉来北窗曙,月落啼清
纪梦。唐代。王恭。 假寐登九疑,遥遥见湘君。文螭与赤豹,飒沓何纷纷。掩瑟泣幽怨,行招虞帝魂。青枫洞庭气,白雨潇湘昏。銮舆覆华盖,招摇烂垂云。我见未及跪,六龙忽飞奔。欲陈腹中事,哽咽不得言。觉来北窗曙,月落啼清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萍乡中秋同圣功对月。明代。王夫之。 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自笑渔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
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唐代。李商隐。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雷州八首。宋代。苏轼。 旧时日南郡,野女出成群。此去尚应远,东风已如云。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勤。可怜秋胡子,不遇卓文君。
西江月(咏榴花)。宋代。陈师道。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清平乐·秋词。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送钱塘王牧之还北京。宋代。邓林。 西湖雨过生新水,孤山倒浸玻璃翠。画船谁唱竹枝歌,教人未饮心先醉。使君本是江南客,半世辞家归未得。忽谩相逢又相别,水色山光岂终极。京华□官有严亲,况复交游总缙绅。故乡休道难为别,我亦东西南北人。
秋夜对酒用前韵。宋代。杨冠卿。 夜雨急复疏,檐溜秋声滴。虚堂梦乍惊,青灯余四壁。牢愁推不去,濁酒讵能涤。蒲萄出西凉,瓶耻无余沥。兀坐倚枯木,栖心寄禅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