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林才子多爱山,吏书共往青萝间。洙泗河汾恣探历,天根月窟穷跻攀。
振茏玉树分岚岭,一室寥寥是心境。龙吟绝涧静琴声,雁落曾标慧灯影。
石林精舍梵钟微,垂萝叶暗桐阴稀。负薪扣角非同调,解听书声忘却归。
有时散帙烟霞表,澹澹长空际飞鸟。江心潮没一峰浮,石首云间众山小。
青幔红桥酒瓮香,江蓠初绿棹歌长。相逢白发非春事,忆昔金门是夕郎。
倾壶采秀多狂趣,世人那得知其故。赤霄麟凤伫翱翔,莫忘山阴读书处。
总赋山阴十咏。唐代。王恭。 泮林才子多爱山,吏书共往青萝间。洙泗河汾恣探历,天根月窟穷跻攀。振茏玉树分岚岭,一室寥寥是心境。龙吟绝涧静琴声,雁落曾标慧灯影。石林精舍梵钟微,垂萝叶暗桐阴稀。负薪扣角非同调,解听书声忘却归。有时散帙烟霞表,澹澹长空际飞鸟。江心潮没一峰浮,石首云间众山小。青幔红桥酒瓮香,江蓠初绿棹歌长。相逢白发非春事,忆昔金门是夕郎。倾壶采秀多狂趣,世人那得知其故。赤霄麟凤伫翱翔,莫忘山阴读书处。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月堂徐相士。宋代。姚勉。 衡门选龙首,摸索未容易。龙首许黄扉,却亦非难事。济物乃素心,好爵岂予志。时来亦不辞,焉用早谀媚。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 其九。明代。郭之奇。 身在山中养晦,心同天汉为光。我龙复见于铄,彼织终成报章。
寄大司空朱公六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赐履优前代,乘桴记昔年。龙蛇驱大陆,蛟鳄奠长川。宦绩昆崙外,神功碣石前。试看淮渎庙,禹碣至今传。
菩萨蛮。宋代。王之道。 绿杨低映深深院。春风不动珠帘卷。乳燕引雏飞。流苏尽日垂。绮窗开小宴。娅姹莺声啭。一饷不闻声。罗衣香汗轻。
万壑苍烟卷为邹允达赋。明代。倪谦。 君不见泰山之巅蟠老龙,高盖偃蹇排寒冬。参天自是隔风雨,胡乃坐累秦人封。又不见匡庐之崖霜雪盛,马鬣麈尾枝交映。已从方士资养生,更向桑门作谈柄。何如凤台之西千万栽,一一长身封绿苔。贞姿高洁负奇气,磥砢总是明堂才。乍疑森森剑佩羽林客,怒发冲冠铁衣涩。又疑翩翩云罕纷前驱,翠葆碧幢攒列戟。大株小株鳞甲坚,正直岂畏藤萝缠。露滋雨洗净如沐,但见万壑摇苍烟。道乡之孙我之友,爱隐松关与松偶。城市红尘没马深,谁解寻盟岁寒叟。秋官放笔写作图,墨华满纸烟模糊。经雷蜕骨缩人瘿,拔地怪柯编虎须。披图浩歌对君酌,素云绝胜苍烟壑。上苑霏微烟更多,来游好控巢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