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雨后秋山。唐代。王恭。 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大司马蔡公移省留都。明代。黎民表。 洪河俟舟楫,大翼假扶摇。明公值休朗,弱龄见英标。剖符卧江海,浪迹偕渔樵。徒闻季布诺,谁同贡公招。朅来蓬池啸,躧步凌丹霄。秉圭入铜龙,惠文缀金貂。鸿思翊皇度,具瞻肃群寮。姱容谁不企,希音一何寥。改服指旧邦,乘流命归桡。廉公思用赵,长孺愿在朝。望隆位非薄,心迩迹岂辽。永言树勋伐,怂恿慰杨苗。
寄阮廷言 其四。明代。顾清。 芝兰结好传三叶,桑梓连阴共一乡。莫把陆郎宾客待,好从小阮说文章。
西华道中。宋代。张耒。 我行陈许郊,千里平若掌。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扬。乔林多疾风,寒涧有余涨。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忽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长抱羁旅愁,何时税归鞅。
悼觉庵 其一。宋代。释慧空。 石人生子便英灵,胎发未除先老成。不读五经并十史,一言才出万人惊。
送王御史。宋代。张伯淳。 客里忘形足笑歌,西风吹恨落庭柯。不随远别情怀恶,况是中年感慨多。熟路马蹄偏馺